从IG荣耀看网游

伊卫行

图片发自App


前几天IG战队赢了,得了S8冠军。也是LPL历史上第一次得冠。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王思聪和IG是必然写进电竞历史的。

  说实在话, 我是个不咋会玩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的人。小的时候只和发小玩过超级玛丽魂斗罗这种插卡游戏机。掌上数字游戏机也就玩过俄罗斯方块,坦克大战这种。PSP一共玩不超过十次。啥游戏都记不得了。游戏厅记忆里是从来没去过的,直到高中毕业电玩城去过的次数也是有限。最爱玩的就是赛车和摩托,玩的还不咋地。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计算机课完成作业之后,可以玩逛网里的小游戏-火柴棍小人之类的。后来学校的电脑里能玩单机和联机的“半条命”(CS前身),“帝国时代”和“红色警戒”。同学们玩的不亦乐乎。课上时间毕竟有限,这两款游戏玩一局的时间又长。很多同学就跑去网吧玩。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知道有这些游戏。可我在某些方面是个比同龄人滞后的人。游戏就是如此,从小学到高中玩游戏的次数都是数的来的。不过帝国时代一直是我一直都很想玩的游戏。

  直到大学才稍微“疯狂”的玩了帝国时代,CS,红警,魔兽争霸,都是单机版游戏。CS和宿舍的好室友们联机玩。没多久就抛弃了CS转玩CF。CF是联网的。

整个大学时代玩过的网游有欢乐斗地主,五十K,军棋,CF,三国杀,英雄杀,七雄争霸,LOL。注册了魔兽世界,到现在玩的时间不超过70小时。

 

玩过的单机游戏也就是真三国无双,CS,三国群英传,魔兽争霸,红警和帝国时代2。

像传奇和梦幻西游这种神级网游玩都没玩过。

  说实话哪个都没痴迷,哪个也都没玩明白。

  到现在最喜欢的还是单机版的帝国时代2。后来知道了套路,也不咋爱玩了。

现在玩游戏的时间也少了,偶尔玩的也就是“王者”和“刺激战场”了。

  王者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还在LOL里玩的正嗨。而且王者刚出来的时候被认为是简化版的LOL。没有LOL有趣。然而现在,王者已经成了一种潮流。LOL很多人都不玩了。

  简单有时候可能更符合当下人的需要。

  自打有了电子游戏,尤其是有了大型网络游戏之后。家长和孩子似乎开始了漫长的“水火不容”。彼此都“誓死”捍卫自己的权利。家长“誓死”不让孩子玩,孩子“誓死”捍卫玩的权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家长是占上风的。他们弄出了一个叫“网瘾少年”的名词,以此相当长的时间牢牢的从精神上和身体上遏制孩子玩游戏的权利。我一向觉得发明“网瘾”这词的人太过恶毒。其恶倾尽长江黄河之水都洗不干净。这人应该被牢牢钉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个世界有一种人,对一件事情会痴迷。痴迷抽烟叫“烟瘾”,痴迷喝酒叫“酒瘾”,痴迷赌博叫“赌瘾”,痴迷麻将叫“牌瘾”。

然而也是同样痴迷的人。他们有的痴迷读书叫“书痴”,有的痴迷爱情“情痴”,有的痴迷美食叫“吃货”,有的痴迷演戏叫“戏痴”,有的痴迷发明,有的痴迷练武叫“武痴”,有的痴迷生物学研究,有的痴迷冒险,有的痴迷摄影,有的痴迷绘画,有的痴迷物理学,化学,有的痴迷数学。

  这些都是瘾,本质上并无不同。一个人热爱一件事可能是因为这件事能带给他快乐,幸福以及种种美好的结果。但是一个人对一件事到了痴迷的程度。就已经不仅仅是这件事本身带给他的美好了。更是一种极端的享受。这种极端的享受是非常态的。是和他所经历的人生和性格中所缺失的有关。才会如此痴迷。

  我听朋友说起过一个痴迷绘画的人,他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工作等基本的生存必须之外,其余时间都在画画。他的工作也和画画相关。他为什么会这样,甚至连正常社交都没有。这个和他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有关。

  他是个身体有缺陷的人,童年时候因为身体缺陷,被同龄的孩子嘲笑,也就没人和他玩,父母忙于工作赚钱给他治病,也没太多时间陪伴他,他是外公外婆照顾,即便如此,他大多是在家待着。可是那么小的孩子在家也要有事做的。然后他选择了画画。他也不是一开始就主动选择画画的。

 

  一次偶然,他一个人在家无聊,拿起笔随便画了画。家人看到了他画的画,都说画的很好,鼓励他,肯定他。于是一个仿佛被世界遗弃的小孩就像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他找到了自己价值所在,找到了一个希望,一个生活的意义。然后他开始每天都画画,一画就是二十多年。现在他画的很好了,也拿过不少绘画的奖项。并以此为生。至于有没有一天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那就看他的造化了。

  我前几天偶然看到一句话,说一个人的天赋决定了他的上限,一个人的努力决定了他的下限。

  上限太高太远看不着,下限可是实实在在的此时此刻,下限没有限度。

  像这个画画的朋友,他已经活的足够精彩了,而精彩还在继续。

  痴迷所带来的正面负面的东西都有。不能用偏见一概而论。

  我不知道别人对“瘾”是怎么来定义的。如果说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已经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活是“瘾”的话。那么要明白他为什么会对此超乎寻常的专注。

  拿玩游戏这种事儿来说。我听见很多长辈说玩游戏是浪费时间。那么好,我想问,在电子游戏出现之前,在长辈们的童年时代,难道就不是在玩吗?

 

  听长辈们讲,小时候玩的东西不多,像嘎拉哈,口袋,鸡毛毽子,口袋,跳绳,皮筋,玻璃球弹珠,自制手工这些东西。我相信所有的长辈们,除了这些你们一定少不了一种游戏,叫角色扮演,像过家家,老鹰捉小鸡,警察抓小偷,捉迷藏都属于角色扮演。如果小时候看过电影或者听过说书的,你们肯定扮演过里面的人物。比如《南征北战》,《小兵张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故事里的人物。这是电子游戏出现之前的游戏。

  那么电子游戏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角色扮演。你可以用机器去操纵一

个游戏开发者给你设定的角色,你想象自己就是这个角色。然后一路升级打怪。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个主角梦,英雄梦。

  超级玛丽讲的不就是一个小屁孩经历千辛万苦成长为英雄,消灭大怪拯救公主的故事嘛。

  魂斗罗如果是双人的话讲的也是兄弟情一起闯,最后干掉大坏蛋的故事。

CS是和兄弟们一起干掉敌人。里面既有兄弟情又有英雄梦。

  魔兽争霸,魔兽世界最吸引人的就是里面构建的全新的魔幻世界。玩家可以在里面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

  再说说当前最流行的-王者荣耀,给我的感觉是,最吸引我的是里面的角色以及丰富的模式,最主要是简单。手机就能玩,随时可以玩。而且里面有团队,可以结成伙伴小队以及大队,还可以和人结成游戏里的死党,闺蜜,恋人。然而我觉得最吸引人的是同一个规则下的平等。和相对的自由。在游戏里,无论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土豪还是穷光蛋,只要你玩的好,就能成为王者。虽然也有花钱刷的,但是那并没有意义。和人真正组队玩的时候,水平啥样一下子就暴露了。况且一个赛期结束会掉一个阶位重来。

  这里也可以成为发泄现实生活中压力之地。想骂几句人随便骂,不过要承担被举报和禁赛和封号的风险。毕竟现实生活中不能随便谩骂。

  而且在这里级别越高玩的越好,越有人愿意和你一起玩。这样一个生活中没多少存在感的人能在这里找到被需要的感觉,找到存在。如果运气足够好,现实生活中也能成为朋友,也有能成为爱人,结婚的。这也有了社交的功能。

  而且现在的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强大,再加上现实出行,结伴游玩成本又高。游戏成了大多数人人的选择。人们在游戏里获得乐趣。有的甚至痴迷。玩游戏一个月的花销远低于现实中和朋友相聚的花销。而且网络世界还可以带来更广阔的社交范围。毕竟现实中一个年薪五万的人和年薪五十万的人是很难玩到一起去的。而游戏给了大家能在一起玩的平台。

  这是一个相对忽略社会角色的地方。每个人能有更多的自己。

  白天你的上司可以在工作中指挥你,晚上你可能是游戏战队队长指挥你的上司。

  这样的平台有谁不爱。

  未成年孩子为什么沉迷网络游戏,说到根本是家长没有做到好的引导。有的是因为工作没有条件。有的是因为自己打麻将忽略孩子,有的是只知道让孩子去学习。其实孩子要的是陪伴和引导。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打球,游泳做些户外体育运动。也可以适当的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出行,去赏花,摘水果,去国外走走看看。或者带孩子参加个演讲比赛或者野营活动。不要说生存已经很难了没时间管孩子之类的话。

  朋友和我讲过一个他朋友的故事,一个单身妈妈(这年头单身妈妈也是够多的),每天三份工作,还能照顾孩子,和孩子互动。爱的力量无穷无尽。

  孩子沉迷于网络的时候,一定从家长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孩子。不要说管孩子,管是没用的,以身作则外加引导比啥都好使。至于不愿负责任的家长那就没办法了。

  大学里学生上课玩手机,不是学校管理出了问题,不让带手机是没用的,治标不治本,标也是形式。是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上出了问题。

  我很痛恨发明“网瘾”这词的人,虽然我和“网瘾”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网瘾”这词是从根本上对人的否定。这个对未成年的伤害是巨大的,终身的甚至是不可愈合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相伴一生。

  说啥都没用,6000万留守儿童,是不远的未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开放这么多年,思想真的开放了吗,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潮流。不可逆转。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可能虚拟也能成为现实世界,谁知道呢。毕竟现在男人的老婆可以不是人了,而是“新科技美女机器人”。

  最后作为一个网络游戏沫,恭喜王思聪和IG战队夺冠。争取借着这次机会把电竞真正做成主流文化。看王思聪的了。

  再次声明我不是电竞的推崇者,对网络游戏也谈不上热爱,我在这里看到一种可能,文化意义上真正包容的可能。

  我更期待有一天,文学艺术诗歌绘画,歌舞戏剧以及当前所有小众的积极的文化,能够真正成长,成为真正的主流文化。这需要有眼光的资本力量和艺术家们共同努力。

  生而为人只有一次,尽可能活的快乐。

2018年11月6日于厦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IG荣耀看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