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的阅读起点是认字吗?

       阅读是否等于识字?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持保留意见。当然,识字量和一个人独立阅读文字的数量应该是成正比的,即一个人识字量越大他能阅读文章的数量也应该越大。但就此把阅读的宝压在识字上我却不敢苟同,特别是在幼儿教育方面。

       许多家长甚至是老师,很早就开始教孩子识字;很多孩子也表现出了“惊人的”识字能力。众人看到这个可喜的现象,都不觉欢欣鼓舞。一位学前班的老师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与高考语文有关的内容,意在提醒家长“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最后的结论就是“得识字量者得阅读”。这一内容得到朋友圈的频频点赞,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英雄所见略同”。于是,争相举起“识字”的大旗,仿佛看到孩子未来因识字量巨大而擅长阅读继而高考获胜的场景。对此,我只想问一句:“那些不爱阅读的成年人是因为识字不多吗?”

      要分辩一下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另一个问题:究竟应该培养孩子的“读书能力”,还是“读书兴趣”?“读书兴趣”就是一个人把读书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对文字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百无聊赖之时会把读书当做打发时间的方式,只要看到书就想翻一翻。“读书能力”就是能识字、能理解文字的主要内容,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我认为,小小孩的阅读起点的重点应该放在读书兴趣的培养上,而不是一味纠结在所谓能力的增强上。

       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一体两面的嘛,再有兴趣也得有能力支撑呀。拿小孩子来说,买回一堆书来,大字不识几个,能读多少?最终还不得多认识几个字。”其实我想把这句话反过来说一遍:“再有能力也得有兴趣支撑呀!很多号称某一方面学霸的人,一拿书就犯困,宁可多做几道题也不愿多看几页书,怎么解释?”有朋友曾反驳我:“孩子读书的“初级阶段”就是得认字,你说的那些学霸是后来发现了更感兴趣的东西。”朋友的反驳恰好证明了我的观点,没有持久的兴趣加以支撑,当初获得的能力可能“行而不远”;一旦面临新的兴趣爱好强力冲击,之前的那点“能力”是没什么抵抗力的。读书这个行为一旦不能长期保持,在其中所获得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这也能解释通“有些学生小学和初中低年级语文成绩还行,到了初中高年级和高中就不灵了”这种现象。

       那小孩子不认字就不会读书,这是确实存在的呀,怎么解决?这里就强调家长的作用了。家长们既然认识到了“需要培养孩子读书”这个问题,那就是承认了这个过程中家长是能够起到巨大作用的。家长怎么培养?为孩子买一堆书,再和老师配合着认一堆字就是培养了吗?家长首先要为孩子选择书目,观察孩子的阅读兴趣,尝试着阶梯式地增加孩子阅读的字数……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亲子阅读。小孩子家长要读给ta听,让ta听到完整的内容而不是看到一个个割裂的字。让ta对纸质的书慢慢有一种亲近感甚至是依赖感。这个过程会让小孩子的认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直到能独立阅读。没有看错,我也说到了“认字”。“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真的不能割裂开,真的是一体两面,但却有一个“本”和“末”的区别。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认字上,那就是舍本逐末了。所以我才说,一味认字并不是培养阅读习惯。

       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问题,那为什么很多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这么强调认字呢?我觉得有一部分原因是认字这个事比较好评价。学前班的老师怎么展现自己的业绩呀?看识字量呀!今天三个明天五个,一个学期上百个,多有成就感。家长怎么展示自己的培养成效呀?我家孩子能认识多少个常用字甚至还有生僻字。这个成绩真的很喜人,但却与今后所具有的阅读习惯没多大关系。而且,如果在教认字的过程中方法不对,还可能适得其反,影响今后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所以,事情是个好事情,方法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家长心里要有杆秤——这件事的根本点究竟在哪?把秤端平,才不容易有偏差。培养阅读兴趣是为孩子终生的发展考虑,不仅仅是为了今后的所谓考试,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教育成果。一切要真正地从孩子出发,这才是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小孩的阅读起点是认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