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淑敏《预约死亡》有感

齐帆齐微课:

少女时代,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金庸,把他的书都看遍了。那时候我经常做自己会飞的梦,可惜还没研究出如何把自己修练成一个女侠,就长大了。

结婚后,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毕淑敏。那年电大毕业时,班里同学问我要不要花200元买一篇毕业论文,他可以提供资源。我拒绝了。我已经想好了要写毕淑敏,而且要去把她的书都看一遍。

本来我只看过毕淑敏的散文,也就是因为看她的散文而喜欢上她的,但如果我要写好她,至少也应该看一下他的小说吧。于是我去书店买了一本《预约死亡》,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本沉重的书呢?主要也是因为好奇,因为平时看她的散文,都是那么温暖,我很想知道她是怎样描写这么沉重的话题。

看完小说后,我想更了解毕淑敏了,交论文那天,老师表扬了我,说我的论文是是唯一一篇自己原创的。为了验证那篇原创是我写的,老师还向我提问,问了很多关于毕淑敏的书和她本人的经历,我给了她满意的答案。

当然,我也给了自己满意的答案,那年,我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了。对于我这个第一学历初中毕业的人来说,我当时是很珍惜这个第二学历的。当我知道我敬佩的毕淑敏老师也是电大毕业后,更激励了我向她学习的想法。

毕淑敏的医生身份又让我多了一份敬意。一个医生,自然比常人更多地看到死亡。但很少有医生会把他们看到和感受到的写出来,只有毕淑敏,她把医者父母心的那种悲悯世人的情怀用文字传达给读者。她的小说也优美得如散文一般,就连死亡这么沉重的话题,在她慈怀的笔墨下也少了一份恐惧,多了一份温暖了。

我们这个民族不喜欢议论普通人的死亡。我们崇尚的是壮烈的死,惨烈的死,贞节的死,苦难的死,我们蔑视平平常常的死。一个伟人说,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我们就不由自主地以为世上只有这两死法。其实大多数人的死象一块鹅卵石,说不上太重,但也不至于飘起来。

毕老师这一段话我很认同,我也特别喜欢她的写作手法,她特别善用比喻,如这一段里的“其实大多数人的死象一块鹅卵石,说不上太重,但也不至于飘起来。”她从来不用华丽的语言来修饰自己的文字,却总是能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最贴切的比喻打动你。让你在赞叹她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也为她写作那份娴熟的技巧所折服。

《预约死亡》里我印象很深的一段是一名绝症女子要求医生给她施行安乐死的过程。

就这里吧。女人如释重负地说。她的肌体已经十分虚弱,还要留有足够的劲道操纵小弹弓。
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斜倾的陽光象金色的绶带披在林间的木椅上,白桦树干象刚出海的刀鱼,闪着银白鳞光。嫩叶象羽毛似的摇曳着,仿佛要脱离柔韧的树枝飞升。

这一段的比喻修辞还是让我赞叹
她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对生命发自内心的尊重,她以一种温柔平和的心态,写着温和诚恳的文字。她的文字是极具治愈性的。

女士伸出自己骨瘦如柴的左前臂,那里布满芗注射的针孔 ,疤痕累累象一段蛇蜕。只有肘窝正中还有铜钱大的一块皮肤,保持着少妇应有的光泽。
那里有一根救命的血管。医院的护士 们都有意识地为病人保留一截光滑的静脉,好象母亲为穷孩子藏起最后一块钱币,留着山穷水尽时用。
女人把针头对准这块未遭过荼毒的皮肉,果决地按下开关。针头在刚离开弹弓架的时候,笔直向上。女人吓得闭了一下眼睛。但她马上就睁开了,很不好意思。就是射中眼睛敢没什么了不起,剩下一只眼睛足够干这件事的。针头在盘旋了一个美丽的弧形之后潇洒下滑,象流星撕破空气,稳稳地戳中女人的胳膊。

这一段的画面感很强,好的小说总是这样,让读者把小说中的情节都以一张张画的形式存在了自己大脑,随时可以调出来,串成流动的画面,再重温一次故事情节。这一段我流泪了,我们大多都忌讳去讨论这个话题,然而毕淑敏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用来逃避的,最好的面对死亡的办法就是好好构建自己的生命。

坐在临终关怀医院的病床 上,我呼吸着新鲜的陽光,由衷地微笑起来。
是的。我们还有好多年呢!
陽光打在粉墙上,照亮一幅潇洒的草书: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按照齐大夫的解释,这句话该是:象爱我们的孩子那样爱全人类的孩子。
临终关怀医院里的所有字画,都是院长的老父亲执笔。听说他是一位很有名的书画家,给大宾馆作画,一幅都是成千上万元。可是他女儿是一分钱也不给他的。

当我读到这里,心情很平静,毕淑敏完成了对死亡这一最高哲学命题的个体思考,同时引导着读者在感悟生命的可贵和死亡的无奈后,冷静平和地思考,从而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12)篇1776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毕淑敏《预约死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