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年,我想到的三个词是:团聚、美味、红。
小时候,年是放假,年是可以开心玩几天,年是可以开心地吃美食,年是可以穿红色新衣,年是可以收到很多红包……
因为小时候,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的,无论老少,每天都要各司其职干很多活,一年到尾从未有过停歇的时候,哪怕过年也很忙,只是相对来说多了休息谈笑的间隙。
除夕的白天忙祭祀、贴对联、做年夜饭,但是晚上吃团圆饭,大家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有说有笑特别开心。
初一要帮忙洗粽叶、包粽子,但是下午可以去看村里人组织的球赛或拔河比赛,跟随着大家此起彼伏地欢呼雀跃,觉得特别有趣。
初二初三初四除了祭神、祖庙上香、还有就是:迎接亲戚——亲戚走了搞卫生——迎接新一批亲戚——亲戚走了搞卫生……但正是因为过年,才会有这么多亲友的聚会时刻,所以亲友间往来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种招待美食。也许也正是小时候,物资不算丰盛,只有蓬年过节才会舍得“大制作”,腊肉腊肠、糖环米饼、风味小吃等,而那时的美食,大家也很稀罕的样子,吃得很满足。往来间分享品尝不同美食的快乐,吃喝间,聊聊近来的生活趣事,每个人都挺开心的!
大人们开心,发红包给小孩,小孩们更开心了,说一通“恭喜发财、感谢、祝福类”的好话,大人也笑了。
有了红包做零花钱的小孩,就去买“火柴炮”、“摔雷”等炮弹,在小伙伴间相互戏谑,玩得不亦乐乎。那时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啊!
长大以后,年还是放假,年还是聚会,年还是美食,年还是红包。只是,形势与对象都变了,仪式感也少了,快乐也变难了。
因为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条件和方式都改变了。放假是学生和打工人的短暂放假休闲,聚会是各年龄段人之间的聚会。
现在已经不是缺衣少食的时代了,添新衣的仪式感没有了,年夜饭也像家常便饭,都是大鱼大肉,吃多也腻。春晚也不爱一起看了,吃完饭,大家爱干嘛就干嘛去。
连初一组织团体活动的也少了,男人们悄悄聚众赌博,女的、老人家就围着火堆烤火、唠嗑家常,年轻学生们就约同学朋友们出去玩,小孩们就打枪或玩手机打游戏。
长大后,也不爱走亲戚了。特别是自从家里老人不在后,那些亲戚间的往来走动也越来越少了。大家就算往来见面也是寒暄几句后不知聊什么了,觉得特尬,还不如在家睡觉或者玩手机电脑。
长大后,也从收红包的人变成了发红包的人,而看着那些小孩,一来就是快点红包拿来的感觉,收完红包就跑了,徒有形势却无乐趣了。全然不像我们小时候还会留下来吃口糖喝口茶,也不忘对主人家多赞扬几句!再看现在小孩不但对人不走心,连对吃喝零食也不上心了。
过年美食还是很多,只不过,更多的都是买来的,自己动手做的少之又少了。一是新时代人的饮食喜好改变了,那些小时候很稀罕的糖环米饼,现在都不怎么爱吃了,有的觉得上火,有的觉得硬,有的觉得甜,有的觉得腻。二是现在可以网上买到各色各样的年货,简单又方便,不用自己动手整那么麻烦,还不一定做得好吃。
我们家以前有特别多制作米饼的模具,一到过年做年货,大家都借去用,或者约好过来一起搭伴做米饼。但是母亲不在后,那些工具渐渐在角落里蛀了虫,后来就变成了废木烧掉了。我发现,随着父辈人渐渐老去,还会制作这些传统美食的手艺人也渐渐消失了。
一度觉得过年也就那样,有点索然无味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
直到2020年,一场疫情改变了许多人过年的方式和想法。我也在这一年有了很多反思。
在刚开始2020年过年时,还是可以回老家过,只不过疫情爆发后,延长假期,居家隔离,那段时间,虽然封城封村不给走动,但是乡里人觉得闷的慌,于是都在自家门前或后院搞起了“番薯窑”、窑鸡,烧烤等,在美食吃喝间,聊天吹水,觉得特别有意思!也是在那时,我才发现,侄子侄女们不但长得比我高了,连聊天都很会来“梗”了;叔叔婶婶们,都不再年轻了,但是越来越潮流了。而爷爷奶奶们,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我们都记得爷爷喝酒无花生米不欢,奶奶做的糖环最好吃。
今年2021年,响应国家原地过年号召,没有回老家过年,第一次自己在外地过年。刚开始觉得没什么,反正也有很多同事朋友不回去,有的是伴。但是,看到别人都收到家人寄来的年货,或者很多家人来问候关心。反观自己,快递是自己买的年货,主动来问候关心的人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反思了很多:我的家人,除了有个姐从小就关系亲密,哪怕嫁人了,没事也会常联系,其它人基本很少会主动联系,联系必是有事说。我有个爸,但他有了新人,我不喜欢,和不来,很少回去,每回回去,狗都是一直朝我吠很久,让我很尴尬,更不想回去了,宁愿在外漂泊。我还有个哥,但好像除了血缘关系,我对他一点了解也没有。我的同学朋友,保持联系的也就几个,其它的很久没有聚过会和真诚的聊过天了。
去年我就想改变这种人际关系了,我想尝试着和他们多聊聊,增进了解,拉进关系。但是我反思这一年,我做得不够好,我会纠结我主动会不会不好,万一人家觉得不稀罕或者是打扰,我多尴尬?就算我大胆去联系,可聊几句不知道说什么了,也很尴尬,算了吧?
所以,哪怕我知道要多“有来有往”,感情才能变好,但我极少愿做主动“来”的那个人。
在今年这刻,我忽然相通了,管它什么尴不尴尬,想到就去做,不要纠结,对自己生命里出现过的人,要不吝惜去表达对他们的珍视、喜爱、想念、感激、欣赏、遗憾等之情。如果他们乐意、稀罕,我会更加珍惜他们,更主动去维护我们的关系。对表现冷淡,不稀罕我的人,我以后也不用纠结要不要主动联系他了。
于是我趁着放假有空,主动联系了很多亲友,也重建了一些新关系。非常高兴,我跨出了主动改变的这一步,并且还收到了很多真情的回馈。我决定,今年原地过年,和珍视的朋友一起过年,过了年,我要去各地看望其他珍视的亲戚朋友。
现在,我也收到了亲友寄来的家乡特产。我看着那些久违的家乡小吃,忽然吃懂了它其中的味道。
以前的老一辈们之所以坚持过年做“糖环”这个美食,是希望大家在你来我往里,无论远亲近邻,真诚的心都能环环相扣,关系不散,感情不变,生活再苦,这甜都能冲淡!
原来年是思念,让你知道谁才是你最想念、珍视的人。
原来年是桥梁,为联系少的人搭建重新联系的情感桥梁。
原来年是时光机,让人在观看过往与现在的不同里,学会反思、改过、感恩、展望。
最后,感恩年带来的记忆和感动,感恩亲友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照顾,感恩国家的强大和庇护!
祝福大家新年好,平安健康!
祝愿国泰民安,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