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些杂感-20220731

 还是说点最近的一些感悟,有六点:


1.形成规划,按照规划行事

最近周末在工作补一些工作进度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最近工作中的一些事情,零零散散的事情缠绕在一起有些困惑,没有头绪,于是我换了个角度,站在了自己的对面开始了灵魂3问: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你目前是否在聚焦目标?自我拷问之后,内心开始平息下来了,那些七七八八的琐碎信息也不再成为困扰,于是我重新梳理了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基本就得到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发现我一直遗漏了一些重要的环节,这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真好,于是我开始尝试在这些基础之上做一个个人规划,重新审视自己在这些事情中的角色和定位,包括我个人所需要达到的一些小目标,从这两周的情况来看,一切都在有序进行,而且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所以工作生活是碎片化的,但是规划可以让这些碎片有效衔接起来,两者是一张一弛的平衡。简而言之,需要有及时的总结和梳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规划,这样做事才有目标,否则就是按部就班把时间填满了,但是有些结果落不到实处。


 2.规则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最近和同事聊了下孩子教育的事情,还是很受触动的,目前的教育内卷现象还是依旧,虽然目前有了双减,但是还是需要清醒的看到:最终的目标是不变的。所以以终为始来看,孩子现在还是一年级,目前也没有家庭作业,我们也没有报辅导班,靠着一些前期的底子问题不大,但是要对标现状和更高的目标,其实家长不能自己臆想规则:第一,规则是相对公开的,但我们基本不会去看,也改变不了,第二,规则有一些倾向和趋势(比如弱化英语等),但是弱化不等于取消;第三,在现有规则框架下整体的标准不是降低而是在不断的提高(从最近的中考成绩情况可看)。所以我最近评估了下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让孩子做了自评,得到这些信息之后,就得先补短再巩固长处,比如很多小朋友学习拼音和英文字母的时候会有些混淆,导致学完拼音学习英语有时候分不清楚,有时候孩子记不住就会在学英语的时候用汉语拼音标注,孩子的主动性没有那么强,有些知识点可能不清楚也就匆匆而过了,在没有作业和训练强化的情况下这些就可能成为盲点和不足,所以得把这些问题摆出来让孩子学清楚,学清楚了也就有了信心,不能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开始偏科,同时对于阅读和写作,我觉得要求比以前要高很多,早期需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十三邀》里面有句话很有道理: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孩子们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被磨灭得无影无踪…




 3.新的习惯:坚持跑步半年

坚持写笔记是一种习惯,现在精力有限,可能做不到每天一篇了,但是运动这件事情还是认真的,至少在工作日是每天不落下。

每天6:15起床,到公司之后是在7:10~7:30之间,稍微忙活会工作到了8:20左右就跑去健身房跑步了。

现在每次跑步前都需要做几分钟热身,然后先慢走再快走10分钟,然后跑步25分钟,再快走5分钟,每次能跑大概4-5公里左右。

这个跑步磨合的过程中,配套装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中,比如吹风机,2套备用的运动衫,运动短裤,洗漱装备一应俱全。。。。感觉要把家搬到公司了。

按照我设想的计划,跑步后得继续补充一些其他的运动模式了。


 4.碎片化突围后的学习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下载了大量的app,每天游走在各种网络之中,感觉忙忙碌碌挺充实,我之前做过一个调研,就是70%以上的人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来的,但是细想一下我们的认知不会因为这些信息的输入而产生质的变化,但是事与愿违,很可能还干扰到了你目前的生活/工作节奏,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和以前父母辈相对封闭和不够开放的环境相比,更多是多了一些可以释放的空间,对我们的认知改变是很有限的,甚至会降低。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看短视频如果没有限制,可能会少则半小时多则数小时停不下来,或者阅读文章,都是囫囵吞枣的看一通,然后收藏(很可能在收藏夹吃灰),很少能够精读一些深度的文章。这也符合人性,我们总是寻找我们希望看到的信息,或者能看懂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有限的认知区域,长此以往,是很难再突破的。

所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如果要提高质量和效率,和成本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心理成本等,而不是仅仅是金钱成本,我们的潜在认知中对于学习花钱都是一种潜意识的排斥,这一点和现在的00后是鲜明的对比。如果你想同时提高效率和质量,那么付费的知识内容大多数是可取的,毕竟已经筛掉了很多杂质,如果想单纯提高质量,那么系列课程,专题文章或者是专业书籍是推荐的,此外还有骨骼新奇的一招,那就是看看高手在关注什么趋势;在如果想单纯提高效率,实践课程或者找高手当面沟通是可取路径或者是自己主动把知识分享出来,你讲出来你得搞明白,而你搞明白之后,就可以继续学习下一个目标了。



 5.最近在读《心若菩提》

《心若菩提》这本书之前通读过,也做过一些笔记,最近又拿起来看,发现还是以前手工批注的内容最为贴合,我可以顺着自己的标注很快找到一些线索。 自己也无数次设想过,如果我是曹总,我会在当时的场景下该怎么决策,怎么应对这些难题,显然很多事情除了主观能动性,和外部的大环境都是密切相关的,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我对于书中的成功案例和那些大事不是很感兴趣,相反我更喜欢那些逆境之中的转折点,当初的“小印度”是怎么在几个人生转折点中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包括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在整个心路历程中,曹总也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从当时和现在看来都是难以抉择的,于是他上山求签,求个心安。所以成功哪来那么多水到渠成的事情,除了自身硬实力,很多时候还需要面对未知问题做出选择,结果的对错可以显而易见的评价,但是选择的对错不可重来,压根就没法预测,重新再来一遍。书中有很多的心,耐心,细心,良心。。。。所谓的用心,这个心可能一双手都算不过来。



6.不能总是抬着头走路

有一段的时间对于技术层面的细节把控少了很多,很多都让组内的兄弟们分担了,也做了不少的规划和设计,对外体现业务价值,对内要求个人成长,还是有很多想做但是没有精力做的事情,我觉得有两层焦虑,第一层是对于行业的趋势没有那么敏感了,第二层是对于一些技术细节了解少了很多,自然对于技术细节的总结就少了很多,从我很长一段时间的文章可以看到。为此我近期的一个整改目标就是不能总是抬着头走路,还是需要把脚下的路也看清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近的一些杂感-202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