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形势的好转,小学生终于迎来了返校的日子,从开学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也出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
一、学生返校后存在的心理问题
1、人员聚集区,担心被传染。
虽然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复工复产已经较为安全,但是病毒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消灭,存在变异和潜伏的可能。回学校后,教室内有五十多名学生一起上课,一节课四十分钟,到下课后才能分散到教室外,所以部分学生可能担心聚集会造成传染。
2、防护措施多,感觉太麻烦.
与往年开学不太一样,这学期开学之后,学生们将面临更多的卫生防护措施,例如:进校门必须量体温,每天还要多次检测体温,教室每天都要消毒,老师们可能会带着口罩上课,用完的口罩要扔到专门的垃圾桶,学生上课和就餐要分开坐不能聊天等等。部分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不太适应,认为防护措施过于繁琐,产生烦躁情绪。
3、作息不规律,精力跟不。
疫情期间,学生在家里做事较为随意,除了正常上网课的时间外,其他时间较为自由。特别是到了晚上,有的学生把门一关,父母以为孩子已经睡觉了,其实孩子偷偷地玩手机,很晚才入睡,这样的作息如果没有经过调整,正常上课后很可能会出现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生物钟颠倒,精力跟不上的情况,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上课犯困,学习效率低下。
4、学习进度快,成绩跟不上。
疫情期间,学校实行停课不停学活动,学生每天在线学习。虽然学校精心部署,老师用心上课,但学生听课效果无从得知。部分学生较为自觉,老师安排的任务能够认真完成,这些学生回校后能跟上学习的进度。但也有一些学生较为自由散漫,虽然上课期间都能按时打开电脑或手机,但心不在焉,每天的内容没有真正掌握。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落下相当多的知识点。回校后,面对每天新增的学习任务,没有之前打好的基础,后续的课程势必有更多听不懂的。长此以往,担忧、焦躁的情绪与日俱增,特别是如果来一次考试,成绩出来不如预期,会进一步增加学习焦虑。也有学生觉得假期过长,影响正常教学,产生恐慌心理,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
5、家里太安逸,不适应学校。
疫情假期,学生在家学习、生活习惯较为随意,比如听课时可以喝水、吃东西、上厕所,有的甚至玩手机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还有躺在沙发或床上听课的。中途休息时,更是可以随意安排各类活动。在饮食方面,家长根据孩子口味精心烹制,家里还有很多零食,但是在学校里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是有统一的要求。还有吃饭、睡觉、休息时间都是明确规定的,特别是上课期间,听课要求就更是严格。吃饭方面,食堂吃大锅菜,重在为学生提供必需的营养,在口味方面众口难调。对一些年龄较小或者恋家心理较严重的学生来说,假期长时间和父母呆在一起,要重启上学生活,每天离开父母那么久,会让学生觉得难舍难分。
二、返校后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相信学校,消除焦虑。
学生的具体返校时间,是视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评估后确定。因此,学校能够开学,说明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已经考虑到学校作为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同时,在开学之前,学校已经做好了各项消毒和卫生工作。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将这样的信息向学生们传达到位,使学生相信政府和学校已经为大家的健康安全做好了准备。
2、平心静气,做好防护。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做好防护措施在预防疾病传播方面的重要意义,做好防护措施可以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不受病毒侵袭。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到科学防控,教导学生正确洗手方法,每天的体温登记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教室保持通风。
3、调整作息,适应学校。
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学习不适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家里的作息和学校的作息不大一样,该学习的时候大脑需要睡眠,该休息的时候大脑处于兴奋中。因此,班主任需要提前告诉学生,要开始调整作息,为开学做准备。因为生物钟的调节需要一段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地说,就是返校后必须根据学校制定的作息时间表,该上课的时候上课,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这样,大脑的生物节律就能匹配学校的作息要求。对于部分开学后明显跟不上学校要求的学生,我们要及时发现,深入了解情况,帮助学生争取在一到两周内回归到正常的作息,以适应学校的学习。
4、查漏补缺,精准帮扶。
部分学生在家里没有跟上老师的学习进度,因此回校后漏洞越来越多,上课越来越听不懂,成绩越来越差,心情也就越来越焦躁。学生在上网课期间,没有每天完成学习任务的,回校后相比认真的同学有很大的差距。老师应该准确了解每位学生假期的掌握情况,对知识点落下较多的学生做好课后辅导,精准帮扶。同时,要多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觉察到明显不适应的学生,通过谈心等方式找准原因,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学校节奏。
在新学期的进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迎难而上,自我调整,与学校的进程同步。但是,总会有一些学生,通过自己调整后,不能够赶上正常的节奏,这部分学生恰恰成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者,搞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