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肥肥猫《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一文

一、提炼观点

中心观点: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
让我印象深刻的分论点:a. 过去的成功也可以成为一种负担 b. 得屌丝者得天下已经是互联网这个最依赖规模效应的行业的第一信条

二、梳理逻辑线

中心观点: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

  1. 引子:通过罗列一系列事实进行对比,引出中心观点:上海市如何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
  2. 中心观点: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上海的金融机构、上海的头头脑脑、以及每一个上海老百姓都有责任,导致上海这座城市缺乏企业家精神和互联网基因
  3. 各种论据:
    论据1:过去外资总部经济的成功经验严重影响了后来的发展路线
    论据2:错误的学习了香港的城市发展经验
    论据3:上海人对“体面”的追求导致错失许多良机
    论据4:上海人根深蒂固的打工文化导致缺乏创业精神
    论据5:上海年轻人贪图安逸,极度缺乏进取心
    4 总结:上海没有抓住时代的潮流,正在逐渐没落

三、分析逻辑结构:

  1. 引子部分:
    先使用归纳推理,通过一系列事实的罗列和对比,得出结论:上海已经错失了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
    一系列事实:
    a. 刚毕业的学生选择互联网从业的首选是北京深圳,而不是上海
    b. 互联网创业者首选北京
    c. 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不来上海
    d. 支付宝与建行的合作
    c.曾经上海的互联网第一梯队现在都纷纷倒下

然后通过演绎推理,说明在互联网机遇已然错失的后知后觉带来的影响
提出问题:上海不缺资源和人才,为什么与互联网风口不对付?
列举事实解释“与互联网风口不对付”:a. 上海互联网企业做不大 b. 稍微有点做大苗头的互联网企业被兼并
进一步说明上述情况带来的后果:从“ 缺乏人才聚集效应,创业艰难 ”推导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申明互联网机遇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1. 中心论点部分:
    提出中心论点: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上海的金融机构、上海的头头脑脑、以及每一个上海老百姓都有责任,导致上海这座城市缺乏企业家精神和互联网基因

使用演绎推理:
上海金融强大但新兴企业难以拿到融资——而互联网创业是拼钱的游戏——结局就是互联网企业都去了别处落户

  1. 各种论据:
    论据1:过去外资总部经济的成功经验严重影响了后来的发展路线
    使用演绎推理:
    论点:上海引入外资总部经济是一种成功
    推理:
    a. 外资经济引爆了经济起飞
    b. 使用电视广告歌进一步说明其程度
    c. 民营经济对比之下很弱鸡
    结论:买办文化和高级打工仔文化成为主流
    推理:
    a. 风水轮流转
    结论:外资早就比不上本土企业了

论据2:错误的学习了香港的城市发展经验
使用演绎推理:
论点:学习香港经验的原因
推理:哪些经验是错误的:
a. 房地产经济:为什么是错的——香港的后果是什么
b. 精细化管理:为什么是错的——香港的后果是什么

论据3:上海人对“体面”的追求导致错失许多良机
使用演绎推理:
论点:得屌丝者得天下
推理:
a. 为什么得屌丝者得天下
b. 这个过程对上海人来说太难了
结论:上海太体面,错失了发财的良机
论据:
a. 创业人的想法都太文艺清新
结论:文化差异导致上海比不过其他城市

论据4:上海人根深蒂固的打工文化导致缺乏创业精神
使用演绎推理:
论点:上海人不愿意玩偏门
推理:
a. 社交压力
b. 对高大上工作环境的偏爱
c. 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形成鲜明对比
结论:人才都被金融机构抢走了
推理:
a. 互联网公司招不到人才
b. 上海人选择互联网创业的机会成本太高
结论:上海人不会选择互联网企业

论据5:上海年轻人贪图安逸,极度缺乏进取心
使用演绎推理:
论点:上海年轻人贪图安逸,极度缺乏进取心
论据:
a. 举例饿了么,说明上海人想赢怕输
b. 上海人鄙视“要”
c. 上一辈的问题:随遇而安、追求小资情调

4 总结:上海没有抓住时代的潮流,正在逐渐没落
使用演绎推理:
论点:上海没有抓住时代的潮流,正在逐渐没落
推理:
a. 后果是“优势已经所剩不多”
结论:前途堪忧

四、分析需求
目标读者:对上海错失互联网机遇这个事实感到疑惑的人,对于这件事有自己的观点想和他人分享的人
需求:
第一层,观点和行为:希望有人替他说出自己的观点,希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层,目标和动机:希望得到新鲜的观点启发,希望得到他人的赞同
第三层,人性和价值观:渴望认同和尊重,渴望自我实现

五、分析写法:故事、场景、细节、语言
本篇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上海与北京、杭州、深圳对比,上海的互联网企业与其他城市的互联网企业对比,以及上海与香港的对比等等,得出结论,使人印象深刻。

六、分析评论区
评论区有很多人说出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观点,有一些与文章中的观点一致,有一些不一致。对于观点一致的读者,这篇文章满足了他们渴望认同的需求,对于观点不一致的读者,这篇文章满足他们与他人分享自己观点的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析肥肥猫《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