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自嗨——我为什么写作

山口拓朗在《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写到,写文章之前要有意识地与自己对话,通过自问自答,可以使文章内容有质的飞跃。我发现这个方法很好用,当我在问自己问题的时候,文章的内容就自然产生了。我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来写一下我为何要写作。


我喜欢写作吗?

喜欢。如果说往后的日子里,别事情都不能做,只能选择一件事情,那就是阅读。写作是伴随阅读而来的。阅读是输入,输入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就开始有输出的可能和输出的愿望,那就是写。一开始是因为老师规定,必须要写,是命题作文,这样在学生时代,被培养出了写作的能力和习惯。等到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主动写作的欲望。

主动写作的时候,会写什么主题或者内容呢?

应该是不得不渲发的感受吧。一类是在生活中有所感悟的事情。比如说第一次去北京,印象深刻,感触很深,就想写出来,当时在大学,把文章投到院报,结果发表了,还拿了几块钱的稿费,那应该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拿稿费。后来在图书馆看书,发现有本叫《知识窗》的杂志,当时杂志的内容很对自己的口味,就朝杂志社投稿了,结果也被录用了。还有一类是,看过一些书、电影或者是电视节目等等,有所感悟,也想要表达出来,就写成了文章。

写作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对我而言,写作的开始是很神奇的。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不命题作文,只要头脑里开始关注这个主题,就会从脑子里蹦出相关的内容,一开始只是一点两点,一个观点或者一个素材。随着动手写作的临近,蹦出来的内容越来越多,等到动笔的时候,文章大致已经成型,那是打腹稿的过程。等到动笔写,就不难了,把头脑里已有的内容倒出来,常常是没有经过结构整理的内容,不确定哪些可以作为开头,哪些作为结尾,哪些又可以放在中间。就是先写出来,不能放在同一段的分开来放。把所有的内容倒出来之后,再按照一定顺序排好序。在此基础上,再来补充和完善各段的内容。最后是修改,对文章进行润色--主要是遣词造句,一句话怎么表达更通顺,怎么表达更生动,怎么表达更符合当时的情景,或者是怎么表达更符合文风(忧伤的,严肃的,轻松的还是诙谐,等等);用词也是类似,用哪个词更准确,更符合当下的语境,这时候就需要从同义词里边筛选了。

写作时有什么感受

自主写作时,就是胸腔里有东西在涌动,想要冲出来,按捺不住,不吐不快。心里是兴奋而期待的,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写出来,然后分享出去。写作的时候会一直保持愉悦,在一个很稳定的状态下完成那篇文章,直到分享过后,看到一定的反馈后才会完全平复下来。一般过了一天一夜就没感觉了。

写作带给我的变化

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能写作,意味着一个人有文化底子,有思想,有见地。不由自主地就让自己带点骄傲,然后清高、孤芳自赏的感觉就出来了。在人前人后,会因为这一点而忍不住产生一种优越感。这一点是非常不理性的,首先没有意识的,写作的内核是思想,思想境界越高的才能写出含金量更高的文章。其次,没有意识到这世界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很多。再次,没有意识到自己思想的肤浅、知识储备的有限和写作技巧的匮乏。但是,终有一天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又打击到了自己,自己一直引以为傲,以为是自己有优势的地方,原来是经不起推敲的。不敢坦然面对这一点,但是内心已经了然,又产生了自卑。骄傲和自卑同时交织,在头脑里飘过来又飘过去,让自己变得心绪不稳定,时而喜悦时而难过,纠结不已。


分享时的感受

并不是生活中的大惊大喜让人幸福,是生活中的小确幸给人带来幸福。写作就常常给我带来小确幸的感觉。常常写出一篇文章,有时候是一段话甚至一两句话,由心而发,仿佛感受得到文字的温度和情绪。文字带着温度和情绪从作者那里生出来,然后被看到的人接受到,一起感受那温度和情绪。比方说,一个周五的日子,我写了一句“周末啦,喜大普奔啊”,再配上一幅戴着鸭舌帽的文青女孩坐在阳台上喝咖啡的插图,发到朋友圈,悠闲惬意的感受迎面扑来,大家就会点赞,并在评论区发出喜悦的笑脸,说自己也好开心。又比如,写下孩子和妈妈讨论往生的话题,孩子说舍不得妈妈先离开这个世界自己后离开这个世界,要和妈妈约定暗号,以便来生再相认,引得妈妈们忍不住一起感受了悲伤,忍不住发表情来互相拥抱互相安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自嗨——我为什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