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王世襄,幼年最爱掏马蜂窝,一朝幡然悔悟,靠一招逆袭

作为古玩领域里面的行家,民国大师马未都的名声从来都很响亮。不过,古玩界除了马未都,还有一个名字如雷贯耳,被成为京城第一玩家,这个人便是王世襄。

一、玩酷弟子,最爱掏马蜂窝

马蜂窝这个东西,一般人都不敢碰,所以谁在幼年掏过马蜂窝,至少可以看得出来,这不是一般人。

王世襄小的时候,家族极尽繁华。父亲是张之洞的秘书,后来青云直上,一路顺畅。母亲出身名门大家,温柔贤惠,才情非凡。因为家族的关系,王世襄哪怕调皮捣蛋,也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到底有什么效果,谁也说不清楚。

他是在家里读的书,请的私塾老师专门讲四书五经。四书五经这个东西吧,你不能说没用,但是对于一个好动的孩子来说,就绝对不是一个好动心。

所以,王世襄常常借口去舅舅家,来躲避上学这件事。而因为舅舅宠溺他,每每他上房揭瓦,调皮捣蛋,也都没有人说。久而久之,王世襄的胆子便大了起来。

京城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王世襄都跑出去玩过,至于鸽子、狗、蟋蟀、鹰等等东西,因为家人的宠你,他也能一心扑在上面,还常常跑去捅马蜂窝玩,气得私塾老师怒骂,称:“若是继续如此,前途必毁。”

那时候的王世襄,对这些话一直不以为然。良好的家境让他远离一切的是非,因而不知道没有前途的未来到底有多可怕。

二、母亲过世,靠一招逆袭

若是王世襄真的如此一路下去,前途不说毁了,但至少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可偏偏命运就这样神奇,靠着一桩桩磨难,将人唤醒。

母亲的过世,几乎给了王世襄巨大的打击。“若是不读书,我愧对母亲。”王世襄在晚年的回忆录里,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文字依然悲伤。

他知道母亲疼爱自己,也知道母亲的期望,可自己却只顾着玩耍,仗着母亲的疼爱无法无天,令母亲去世前都在为自己担心。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读书都是拥有光明前途的有效手段之一。区别在于,穷苦者只有这一条路,富裕者却有许多条路可以选。

王世襄一反昔日的模样,开始认真读书,而读书,也成了他逆袭的最好手段。他曾提到,读书这件事,让自己受益终身。

因为刻苦,后来的王世襄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并且因为曾经的爱好颇多,他靠五年世界写下了《中国画论研究》,并且成为一名正式的硕士。

三、日军无理,靠读书抗争

王世襄虽然出身富裕,可对国家的忠心超过人所有人的想象。国难当头,许多人都以为这位京城第一玩家,必然选择在国外避难,却不想他主动找到建筑大师梁思成,希望能够为祖国做出一番贡献。

在梁思成的推荐之下,他认识了傅斯年,也因此加入营造学社,开始野外调查工作。那时候的祖国,没有建筑史,不重视文学,因而被日军处处欺负。哪怕战争胜利,我国要求归还被抢走的文物,日军也无理要求,必须“列举损失文物的名称、制作年代、形状、尺寸等等“。

这种要求,对于当时山河浪迹的祖国而言,无异于无理取闹。可这个无理取闹,偏偏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

王世襄在野外调查的时候,便一直在读书,如今接到这个任务,开始一头扎入书中,寻找所有能够支撑的证据。这件事并不简单,王世襄忙了许多年,才于1947年,靠着证据材料,亲自到日本接文物回国。

很多人不知道,王世襄在文物方面做的贡献有多大,他曾经为国家追回了240件青铜器,他成立“文物清损会“,专门负责追讨被日军抢走的宋刊本《五臣注文选》、《后汉书》、《礼记》、明写本《永乐大典》等等。

个中艰辛,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

最可敬的是,晚年的王世襄因特殊原因落魄,散尽家财以后,对文物的热爱依然不减。若是能够被他碰上,哪怕省吃俭用,他也会将其买回家。那时候,他已经被驱逐出最爱的故宫,却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明式家具的研究和收藏,还为其专门写了《明代家具研究》等等著作。

别人买古玩,为的是收藏和玩耍,可王世襄,却只为了将古玩保护起来。那时,香港商人想从他手里买古玩,开价很高,他却说,只要你上交博物馆,我只要一套公寓的钱,否则,便不卖。

所有人都笑他太傻。那时,他手里的文物足够他过上非常富裕的生活,可他却以低廉的价格,并且只出售给愿意交给博物馆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国大师王世襄,幼年最爱掏马蜂窝,一朝幡然悔悟,靠一招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