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中小学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运用某种手段、采取某种措施,激发人的动机,使其产生一股内在的行为推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不断努力的过程。

        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人的激励的问题。激励不是操纵,不是控制,而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对人的行为和积极性的引导和调动。

        教师是一所学校最大的财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中,激励机制主要是对教师这一核心而言的。 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完善的良性的激励机制,应该从满足教师需求和激励教师行为入手,使其产生追求事业成功的欲望和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渴望,然后达到激励主体(学校)和激励客体(教师)都能互惠的“双赢”的效果。就是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校园的凝聚力。

        一所学校的激励机制是以考核方案的形式体现运行的。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一定要删繁就简,直指人心,一定要接地气。纵观我市目前中小学管理现状,联系本人的工作实践,感觉到良性的激励机制一定要与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结合起来。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谈到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时曾说过,为中小学教师做“六件小事”:“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小事”都不小,尤其是第四件,谈到对教师的使用,讲得非常具体到位,就是“给他们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给位子、发票子”。部长的讲话为我们各学校提供了完善激励机制,制定考核方案的思路和依据。

        1、压担子。教师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尤其乡村教师,近年来,他们在承担正常教学任务之余,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甚至孤儿的身心健康问题。对于没有多少社会阅历的年轻乡村教师更需要他们勇于承担这付来自社会、学校沉甸甸的担子。巧妙、合理的担子会变成责任,让乡村教育的改变,乡村孩子命运的改变通过教师自身的工作来实现。

        2、指路子。良性的激励机制能为职业化的教师指明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在改变着传统教师的工作模式,唯有专业化了,才具有唯一性、不可或缺性、不可代替性。才能体现教师的重要性,才能使教师更有尊严感。要让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3、出点子。发挥激励机制的价值导向作用,为教师们出谋划策:个人发展、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到学校工作,小到个人生活。关心关爱教师,使他们找到工作的乐趣,甚至享受教育,帮他们消除职业倦怠。尤其是青年教师,更要让他们能专心工作,一心育人。

        4、给位子。培养、储备人才,将德才兼备、学有所长、甘于奉献、做出成绩的教师大胆使用,放大人才的引领作用。通过激励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5、发票子。教师工作有其行业特殊性,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单一。在工作中,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样不可或缺。而在现实工作中,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以后,加班补助,工作奖励都成为困扰学校管理的敏感问题:能发不能发?如何发?钱从哪里来?需要上级机关出台政策性依据。提高教师待遇不能停留在嘴上,而要落在实处。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必须完善激励机制。一个良性的中小学校激励机制必定是以人为本的,能以感情打动人,能用制度约束人。一个良性的中小学校激励机制体系必定是教师和学校这个命运共同体共同意志的反应,共同愿景的体现。一个良性的中小学校激励机制的建立必定有助于学校加强依法治校,提高管理水平,满足教师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完善中小学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