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懂事的孩子,都活得不幸福吗?

幸福与否是个体决定的

文 / 河童


《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有人说,懂事的孩子,他也只是个孩子。


跟大多数流行语一样,“大多数淹死的人都是会游泳的”、“红颜薄命,大多数漂亮的女孩子都过得不幸福”、“某地区的人就是这样子的”,以及“懂事的孩子大多活得不幸福”。其实,这些话语的背后,是不是过度概括(over generalization)了呢?这是不是一种思维定势(mindset)呢?


如何理解“懂事”?什么又是“太懂事”?“幸福”的程度如何界定?

曾经听一位教授说,对于那些非常礼貌由听话的孩子,成人要足够警醒,尤其是在3到5岁就表现出这样“懂事”的行为的孩子。不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懂事”行为就要足够注意,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太懂事”。


许多成人给孩子的信息(code)就是,“你必须是好的”——“你在什么场合下表现成什么样子,才会被别人喜欢”,即孩子必须是听话、礼让而不犯错的。孩子学会礼貌待人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是社会化的表现。而问题是孩子过度礼貌与听话,谨小慎微,甚至以讨好他人为终极目标(俗话说的讨好型人格),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一个危险因素。


在心理学的定义当中,“善解人意”的老好人其实是“迎合型人格障碍”,以自我牺牲、过分压抑导致发生人际关系冲突,同时自己也深感痛苦。


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天性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好奇的。如果孩子没有犯错的权利,那么是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所以,尽量客观地看待“懂事”,还是有利有弊的。荣格提过“人格面具”。看到豆瓣上戊戌(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240750/)引用以下段,也能让我们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思考我们文化独有的“懂事”一说。


“一切原型都必须是有利于个体也有利于种族的;否则它们就不可能成为人的固有天性。人格面具对于人的生存说来也是必需的,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它能够实现个人目的,达到个人成就,它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荣格心理学入门》P48-50。 


“人格面具在整个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像这样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异化)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在他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和极不发达的人格其它部分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荣格有充分的条件和大量的机会去研究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因为他的许多病人就是这种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的受害者。这些人通常都是些有很高成就的社会名流,但却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异常空虚和没有意义。在分析治疗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欺骗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兴趣完全是虚伪的,自己不过是对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做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罢了。经常,他们都已人到中年时,才突然感到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带来的危机。”——《荣格心理学入门》,P51-52。

可以认为,“懂事”与“不懂事”是人从原始人走向社会人这一过程的两面,而这里的极端就是分为了“不懂事”与“太懂事”。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说孩子太早“很懂事”是不那么好的?因为他们过早发展了适应社会类型的“面具”的部分。这会让他们感到不快乐,因为他们也感觉到,这不是他们的真面目。他们的感受与表达都受到了“懂事”的限制,渐渐地就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这样发展下去的常见现象就是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青春期的时候,孩子通常会感受到不能言喻的无力感与无意义感,因为活在世上的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按照这样的理解,过早的“太懂事”的确会带来不幸福感。


但是,从更宽阔、通俗的意义上看“太懂事”,是不是真的容易让人活得不幸福呢? 从一个比较细的角度看,“太懂事”还可以理解为某个孩子具有极高的同理心或同情心,比如对别人的情绪表现敏感、处处为对方考虑。从经验看,这样的孩子情绪波动极大,容易沮丧,但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快乐。


反过来看,这样的孩子,对于幸福感的感知能力还是很强的,那他们的生活是否幸福,我们也很难去判断。这只能由这个孩子来决定。

幸福或是不幸福,与自我认知紧密相关,也不适宜用整体论来看待和探讨。幸福与否是个体决定的。


过早“太懂事”的孩子,可能会丧失对幸福的感知能力。一般来说,被认为“太懂事”的孩子,我们不能判断他们是否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懂事的孩子,都活得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