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孩

有一回,我在回家的火车上,车厢里闹哄哄的。

旅客们有在聊天的、打牌的、吃零食的,当然更多的是大家用手机刷短视频而发出的声音。

这时候,我目光一扫,突然发现了一个女孩,她坐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者一本书,眼神专注,时不时地还会拿出一个小本子记下一些东西。

周遭的喧闹声似乎与她没有任何关系,旅客短视频中高分贝的BGM也没能把她从书中的世界拖出来。

望着她的身影,飘入思绪的是少年时代的自己,也曾如这个女孩一般,无论处在多么喧闹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感兴趣的书,就会忘却一切。

那时的我,天真而又热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想要通过书籍来获取世间万物。

无论是人文的、历史的、科幻的、玄幻的,亦或是时事政治、家国天下、宇宙万物、动物世界、生物乐园、诗歌散文、人物纪实,我都会去了解。

当时心中真的怀有好多理想抱负,总是会憧憬未来的自己长大之后如何如何,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人。

喜欢朗读者,喜欢董卿,喜欢见字如面,喜欢这些一个个鲜亮而充满热情的人物,喜欢他们的诗情画意、个人价值观。

我想那时的我,是及具理想色彩的,也是满怀梦想的。


我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写字,小学时,放学后就算没有没有家庭作业我也会拿出我的摘抄本,把语文课文中我喜欢的片段或者句子摘抄下来,积累了厚厚的一沓。

写日记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我喜欢笔尖落在纸上的声音,我喜欢自己一横一竖勾画出的汉字,后来老师不要求写了我也还在坚持,虽然后来课程压力大,日记渐渐变成了周记-半月记,但幸好有一直在写。

而现在,除了功利性阅读,这个女孩已经有好久没有完整的读完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了,虽然以后可能更多的时间是扎根于学术,但希望能分出一部分给自己,慢慢地回归本心,找寻这些年丢失的自己。



“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

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人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周国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