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上还重要吗?答案也许不是你想的那样

趁着放假,我把由伊尔凡·可汗主演的电影《起跑线》看了。这部打败了阿米尔·汗主演的《神秘巨星》获得印度年度最佳影片的电影,反映了印度当下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所导致的富人假扮穷人,抢占穷人孩子上学指标的现象。看完影片,只能说它保持了印度喜剧片笑中有泪的一贯风格,所呈现的虽然是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但是跟《神秘巨星》一样,带着浓浓的说教意味且十分生硬做作的结尾成为本片的硬伤。把观众都当智障,硬生生的把电影要表达的主题通过台词全部讲出来,这让我看得十分尴尬。但是它确实带给了我一些思考——我们接受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起跑线》中在月光集市开服装店的老板拉吉期待通过所谓的精英教育让女儿能跻身上流社会,而不仅仅是永远停留在中产阶级。阶级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现状。但是通过教育和自身努力,现状就会不断的改善。在我看来,接受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断的突破自己,从而最终达成自我实现,完成人生目标。然而,现在的教育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用来突破阶级的手段。真正的教育应该教会我们什么是人生,以及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人生。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去过分追求各种考试的“奇淫巧技”,与教书育人的初衷这个“道”渐行渐远。变了味的教育,还值得我们如此追捧么?为上那些所谓的“好”学校买学区房,为送孩子出国留学砸锅卖铁,这样盲目的投资真的有价值吗?用这些钱为自己投资增值,成为更合格的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投资会不会更明智一些?前有李天一,后有孙安佐,历史总在不断的重演,我们为什么还不能从中吸取一点教训呢?

人生是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往往不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的人。那我们该怎么做?又将如何度过这一生?我觉得一部法国电影《小尼古拉》可以帮助我们来找到答案。

本片根据由法国作家勒内·戈西尼(René Goscinny)创作,改编自漫画家让-雅克·桑贝(Jean-Jacques Sempé)配画的系列同名漫画故事。影片在法国本土上映后一举拿下全法双周票房冠军,并获2010年凯撒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影片用小男孩尼古拉的视角来记录与朋友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故事搞笑而浪漫,却又不失真实。你完全可能从尼古拉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生活。许多观众会惊呼“尼古拉就是小时候的我!”,身为爸爸妈妈的观众还会看到更多,从尼古拉的身上反观到自己的孩子,从尼古拉的爸爸妈妈身上反观到我们自己。这部有点小浪漫小温情的影片不但值得孩子们看,更值得大人们看。

小尼古拉在一次作文课上犯了难,老师给的作文题目是:你长大了想当什么?他的朋友们都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想当大官的亚斯特、以后会继承父业的杰夫、梦想成为自行车冠军在班上却总是被罚站的克劳岱、长大要当黑道的奥德、希望跟老爸一样成为警察的鲁夫。

有一天,尼古拉的妈妈建议爸爸请老板及夫人来家里吃饭,以期获得老板的青睐而涨工资;但从小尼古拉听到和观察到的结果却是父母要给自己生个小弟弟,而不要他了。沮丧的小尼古拉请求朋友们的帮助,大家七嘴八舌给他出了一堆建议,包括送花、大扫除,甚至找罪犯领养弟弟等荒谬办法。与此同时,教育部长也要来学校参观,班级又换了严厉的代课老师……

影片结尾,小尼古拉通过对自己那些荒唐有趣的日常生活的回忆,最终给出了这次作文题目的答案:要成为一个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人。相信各位在看完影片后,也能够得出你自己的人生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是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上还重要吗?答案也许不是你想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