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觉醒年代》电视剧里有答案

最近,我正在追一部电视剧,叫《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主要讲的是1915-1921年之间的那些为国家寻找真理,寻找出路,寻找一个能真正引导国家走向和平的人。那些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看者。

图片来源电视剧


现在是和平的年代,物质富足,国家富强,我们的衣食住行非常方便,手机点点按钮,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便利性,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让部分年轻人产生一定的“惰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会像100年前的那些青年一样奋斗吗?我相信会的,我们应该更好地为了美好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奋进。

以前我从来不会好好完整看完一本书,到现在每天可以花出1-2小时来读书,以前从来不写文章,到现在开始坚持写文章。从简简单单写几个字开始,一点一点地养成写作的习惯。

当看到《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中人物陈仲甫,李守常等人在推动新文化运动过程时,我被感到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了国家新一轮的思想变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革命奋斗在第一线。

如今,我们处在舒适区,大部分人主张及时行乐,过好当下,他们并不认为说学习成长是必需的事情,于是便有了“躺平文化”,“焦虑文化”。沉迷于刷某音某手,玩游戏。还有一部分人就像萌姐的创客,积极努力学习新时代的文化,每天工作那么忙还挤出时间来学习,刻苦练习,每日精进,成为“奋斗者”的青年人。

100年前,陈仲甫,李守常,鲁迅,胡适这些革命先驱者,他们敢为人先,用手中的笔,心中的火,坚定不移的推动新文化运动。陈仲甫在第三集一次演讲中说道:“我们技不如人要向人家学习,这就不光是我们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思想、道德、理念不如人家先进。

所以我说,所有觉悟归根结底就是思想的觉悟,道德理念的觉悟。说到底,人的觉悟,这最后的觉悟就是要“换脑子”。我们要强大,先让我们从入心入脑的日常生活做起,先从我们说话写字做起,说大家能听懂的话,写大家都能看明白的文字,我们要用新文学的力量来启蒙大众的思想。”

在影片中,由陈仲甫主编的《新青年》就呼吁青年要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们用行动点燃了那个时代有梦想的人。100年后,点燃这个时代梦想的人就是仰望星空、每日精进、不断创新,脚踏实地的奋斗者。

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我们或许无法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伟人,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先点燃自己再影响别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山川溪水汇流成河。

《觉醒年代》第八集中,青年毛先生因恩师杨昌济老师推荐来到北大勤工俭学,在北大图书馆成为李守常的助手。深夜,李守常和陈仲甫谈完事情后,来到北大图书馆,发现图书馆还亮着灯,看到一边吃辣椒,一边聚精会神看《共产党宣言》的青年毛先生,李守常问青年毛先生对《共产党宣言》有什么见解?

他们聊起了蔡元培校长主抓的“道德建设”进德会。青年毛先生说:“现在的中国,正在大转型的时代,旧的道德土崩瓦解,新的风尚尚未形成,人们很容易无所适从,人心浮躁,道德失范呢就在所难免了,他律如果没有法度的支持,自律就显得格外地重要,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就大事”。

青年毛先生问李守常一个问题,他说:“讲道德和求真理”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李守常回答道:“道德是变化的,真理是永恒的。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区别,道德有新旧之分,我们如果拿旧的道德来衡量新时代的行为,这个叫逆历史潮流而上的卫道者,所以守旧就是失德,道德用来律己的不是用来责人的,道德是用来躬身行实践的,不是在嘴里头空喊的。

道德的要义是修身,修身的最高境界是追求真理,追求好比炼狱,就像玄奘法师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样,我们之所以创办《新青年》,就是为了要培养一大批像玄奘法师那样的取经者,来为我们国人寻找一剂药方,我认为这个才叫讲道德,讲大德”。

中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这些思维前卫,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真理一直引领着国人前进。

这部电视剧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深思。蔡元培校长任职时的演讲,他告诫学子:“我有三件事要告诉诸君:

一,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须知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者也。我想说的是,诸君来北大求学,三年或四年,时间不谓不多,如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定然会很高很深。

诸君来北大求学的宗旨是做官发财,那这个宗旨就错了,求学的路,就必然走偏了,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介绍,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这是自误啊!

这与到北大求学的真正宗旨是大相背驰的,诸君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打好基础,勤奋求学,万一为生计所迫,做了教员,则一定会耽误学生,这是耽误别人,误人误己,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这是我希望于诸君者之一。

二,砥砺德行,如今的社会风气,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道德沦丧,败坏德行的事情,触目皆是,不是德行根基牢固的人,如果德不修,学不讲,还与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同流合污,那亦是侮辱自己,更何谈做他人的榜样,所以,品行不可以不严谨对待和修养,这是我希望于诸君之二。

三,尊敬师友,坦诚相见,开诚布公,相互勉励,各位,我们同处北大,要荣辱与共,我相信我们北大一定会是出文化大家思想大家的地方。”

陈仲甫是《新青年》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也是一位父亲,由于早年抛弃了年幼的两个儿子和原配,导致父子之间感情不和,特别是在一次陈仲甫的好友为其接风摆宴时,两儿子商量由小儿子陈乔年偷偷把“荷叶黄牛蹄”换成了“癞蛤蟆”,戏弄陈仲甫,大儿子陈延年接着又大骂他父亲无情无义,抛家弃子,甚至连爷爷的丧事都不回去。

陈仲甫听完不但不生气,反而大笑称赞自己的儿子有情有义,自强自立。确实他两个儿子非常独立,勤工俭学。也是值得我们新时代青年值得学习的榜样。

陈延年,陈乔年无数次地从互助社开始试验摸索失败后,信仰发生了改变,后来他们也加入了中国革命队伍。

看完这部电视剧,我特别有感悟,中国的飞速发展确实离不开无数知识分子不断创新,并由他们引领着广大人民前进。

知识改变命运,自从来到互联网创业,才真正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为了增加知识面,我最近开始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当我打开这本书时,前面足足有10来页都是那些企业高层管理和各大集团CEO他们阅读完后对这本书做出的赞誉之辞,这就意味着是企业家们必读的一本书。

伟大的公司靠什么突显?为什么有些公司从优秀跨越到卓越,有些却没有?为什么有些能坚持到底,有些倒闭了?为什么有些公司在商战中胜利?关键核是坚持核心,刺激进步。伟大的领导始于塑造性格,要做一个领导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是谁,这是你做事的基础。如何塑造领导?你要先塑造自己的个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只发挥个人效能,而且培养领导力。

特别是柯维教授花了30多年研究,实践,传授,并加以提炼和完善,最终集结成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对我大有收获。

图片来源书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要读书?《觉醒年代》电视剧里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