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日日记

  “乘着清凉的晨风,闻着野草的清香,看田野绿色茫茫,心情像花儿一样。”我们的车行驶在乡间田野,大自然舒爽的气息扑面而来,同行的冯思琪同学诗性大发,在后座随口诵来。为有这样有灵性的学生我倍感欣慰。孩子欢愉自然的心情感染着我们。

  直到看见波波的那一刻,孩子们安静了下来,我也有点愕然。我看到过这个孩子的悲惨身世,但他瘦小的程度超过我的想象!

  还没到他家门口,我就听到了一个男孩的尖叫吵闹声。我们进屋,他姑婆在楼梯口大声喊:“波波,好多小朋友来看你了,你快下来。”楼上居然静寂了,姑婆喊了好久也不见孩子下来,就上楼找去。良久,在昏暗的楼梯间,一个羞涩,肤色偏黑,瘦骨嶙峋的孩子怯怯地拉着姑婆的手,小心翼翼地靠在楼梯扶手旁看着我们。我心里微愣了一下,这孩子瘦得可怜!眼睛嵌在他瘦小的脸上,显得特别大,锁骨胸骨清晰可数,手臂细得不敢用力握。我赶紧上去拉起他的手,和他一起来到明亮的堂屋。可刚刚还雀跃的孩子们看到他的样子一下子躲到了大人身后,不敢过来和他接触了。此时门口围了不少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波波的事情:这样的孩子从小缺少家庭教育以及家的温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能有好心的姑婆收养已属不易,顽劣淘气也是可想而知。我故意拉着他和姑婆聊,怕乡邻们的话刺激到孩子。

    同行的孩子一定无法感同身受另一个孩子的不同命运,但是,我们带着孩子们出来,就是想让他们知道,世界不是只有阳光灿烂,眼前的岁月静好只是父母给我们撑起的那一方小天地。让他们懂得生活不易的同时也要心存善念,慈悲别人的苦难。

    我们从波波家出来,又去看望了几家困难家庭。志愿者的言传身教,让同行的孩子们也开始适应角色的变换,他们积极主动地提着礼物,热情地参与其中。

    当我们向村民打听陈老伯家的路时,村民听说我们是点亮一盏灯爱心团队的志愿者,怀着怀疑的眼神反问:你们不是老陈的亲戚?还一路陪我们穿巷走访,直到我们从陈老伯家出来,她才打消她心底的怀疑,感叹:你们和陈老头真不是亲眷,却比亲眷还要好。你们这些人真的是太有爱了! 村民的言语很朴实,他们不会用太多华美的辞藻来表达自己,她一路陪着我们,我想她应该也是被志愿者的真情感染了。

    我们的存在不是为了感动谁,只希望能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举动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能把这种善举传承下去,就像早上董老师说的那一句话:今天是第五个慈善日,希望50年后还能记得今天!

    50年后我们或许已经不在,但是我们同行的孩子们,依旧会保护传承好50年后的爱心之火,把这盏灯延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慈善日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