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佛系青年”

        “佛系”一词最早源于2014年的日本某杂志,指代一种内心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有几分佛家倡导的超凡脱俗的意味,应该算一个中性词。而“佛系青年”在大多数人看来却是一个贬义词,这样的青年被贴上了随便、都行、无所谓的标签,给人一种消极的感觉,似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有些绝对了。

        佛教源起古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人生态度方面。佛教提倡人要限制自己的欲望,反对贪、嗔、痴,做到随缘、随心、随性。但佛教并不否定人的追求,相反,佛教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追求美好所付出的努力。只是人生苦乐交织,起伏不定,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应保有一颗“佛心”,戒骄戒躁,以一种平和淡然的态度去面对。这,就是一种“佛系”态度,是积极的。

        由于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当代大部分青年身处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与过去截然不同,变得更加随性,缺乏主观的思考和不断奋斗的动力,得过且过。当下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普遍到需要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群体了,加之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形象的“佛系青年” 应运而生。我们应该针对“佛系青年”泛滥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这种“丧文化”横行的社会环境,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去引导众多“佛系青年”。

        但是,“佛系青年”不单只有消极的影响,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佛系青年”。“佛系青年” 的观念作为某种心情的调适有其积极意义,作为一种心理和生活中的修养也还是有价值的。现在,依然有很多青年积极生活、努力工作,遭遇坎坷时能理性看待,快速地平复内心的消极情绪,以一句“无所谓,再来!”重新踏上奋斗征程。这样的青年又何尝不是“佛系青年”呢?或者说,他们才是“佛系青年”真正应该指代的人群。

        日本作家草薙龙瞬在《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书中提到,佛系不是丧,是三分调侃、七分从容的自我消解,是心灵的断舍离;佛系不是逃避,是一种钝感力,是管理欲望、平衡情绪的持久能力。只有真正的“佛系青年”才会有这样的能力,淡定从容地面对世间风雨,不改初心。

        在调侃“佛系青年”的之余,我们应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一网络热词,他的出现生动反映了当下的社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让“佛系青年”的真正含义传播开了,去提倡和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成为真正的积极乐观的“佛系青年”。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佛系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