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县城的批发街

【每日随笔】D51

老家县城 ,陪妈妈去老城区逛逛。

批发街是一条有历史有故事的街。原名叫东街,东起沿江路,西止于开泰街,长约两公里。因为东街街道两边的商铺,都是批发各种日杂、土产、文具……等所有日常能用到的东西,所以大家都叫批发街,渐渐地把正名给忘记了。

批发街两旁的房子,原来都是近百年的老房子,我们小时候还可以看到一些成排的古老的骑楼,连廊连柱,古朴厚重。如今都是私人所属,有些年久失修的已经成了危房,所以拆掉改建,新的楼房取而代之。因为以前保护非遗的意识不强,近二三十年改建的楼房都是新式的现代的房子,外观难以统一。所以如今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是原来的骑楼的样子。

批发街常年都是满满的人来车往,两旁商铺林立。每家店铺都是按卡为单位,每卡门面大约是5米宽,店铺小的占一卡,大的两卡,极少有三卡以上。门口都停满了单车和摩托车,那是买货的人正在备货或者选货,或者店主随时用来送货到路口的摩托。仅两车道宽的路面,两边的摩托和自行车、行人占了大半,汽车开进来,寸步难移。

从沿江路口走进批发街,步行往西,店铺里商品琳琅满目,每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的经营风格,仔细看又有着相似又统一的模式,按商品种类分类经营:

日杂类,锅碗瓢盆家用物什;劳作类,锄头锹鎊等农具;祭祀类,香烛神龛祭祀仪式用具;药材类,中药材老火汤料养生食品;食品类,干货土特产饼干糖果零食各式各样;茶叶类,各种适合大众性茶叶大多以本土茶叶居多;文具类,办公学生文具用品体育运动小器材等……


以前流行着一句话,你想要找什么东西就来批发街,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它会有,这里找不到的其他地方肯定没有。这里汇集所有全国各地甚至进口的外来物资,然后从这里批发,往所有乡镇里面的商店、小卖部、百货商场……

这种经营模式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一直至今,这条街几十年兴旺不衰。即便如今贸易市场自由,更加开放和便利,网络和各种配送已经直达乡村,但是新兴人依然保留了这一传统经验模式,并且不断学习更新,使得传统行业和新式贸易在这里有着和谐的共存共荣。


我们走进一家买汤料的店铺,老火汤是广东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一煲好的老火汤已经不仅仅是食品,更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甚至于精神食粮。所以汤头料就显得尤其重要,举足轻重。

党参、黄芪、枸杞、红枣、桂圆、当归是滋补汤里的基本大料;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淮山、薏米、芡实则是清补凉的最佳搭配;这些药材在批发街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不但是百姓大众的日常选购,也是商家批发的集散地。

至于虫草、燕窝、灵芝、石斛,则属于再高一些的消费,这种高档消费品以前不会出现批发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商家也与时俱进,而现在很多店铺是都可以看到,消费也跟着上了一个台阶。


批发街,顾名思义就是以批发为主,所以价格比零售价低。老县城里的人做生意的很实在,价格就放在那里,不会故意把价格抬高再来等你杀价,也不会随便哄抬价格,所以买东西都很放心。一分钱一分货,可以心安理得地按照自己所需去挑选价格合适的物品。

老家的人还有一样很可爱的,因为价格已经很实在,付钱的时候你要想抹去零头,这时候他们就会来跟你“斤斤计较”,不会少一个子。

卖杂货的表妹说:“我们这里做生意,价格本来就很实在,大家常年经商,有些老店在这里已经经营了三代人,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守着一个宗旨:不假不贪,诚信第一。所以我们的利润空间都不大,实际要付多少钱就付多少钱,摸个角的零头可以,元为单位的基本都不行。”

我和妈妈买了两大箱煲汤的材料,准备带回深圳,店家用摩托车帮运到我的车旁,搬好烦好,爽朗大方,那种在安稳的生活状态里的自在,在他身上显露无遗。

我突然羡慕起老县城里的人,他们安于当下而又努力向上,平凡日子里没有大富大贵,平和里却是满满的精神富足。

就像这条批发街,也曾历经沧桑巨变,可是在岁月流逝里留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和品质的沉淀,是既要不断追求与时俱进,更要保持初衷诚信为本的精神力量。

满载而过,是我每次去批发街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县城的批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