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读书笔记。郝景芳文章
问:“大学毕业生,有哪些职业素质你们比较看重,或者觉得目前仍有所欠缺?”
企业回答:“现在的学生很多抗压能力太差,逆商不够,一点小挫折就受不了。目前我们开始招‘宽松一代’了,就是九几年出生的,从小快乐教育长大的一代了,预计未来逆商更差。”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快乐教育是失败的吗?我们不能让孩子尽量按照快乐的原则生活吗?
问题并不在于快乐本身。快乐教育原则上也没错。问题在于,有一些快乐教育,只教给孩子随心所欲,没有教给孩子如何变得优秀。
企业的批评实际上点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快乐教育并没有让孩子做好准备面对社会。
或者换句话说,这些在企业中受挫的孩子,实际上很需求这份工作,他们并没有条件潇洒地拍拍屁股走人。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快乐就好”或者“随便做你喜欢的事”,真能做到这么随兴,不是家里大富大贵,就是天赋异禀卓然不凡。
多数时候,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生存之道,要先获得一个立足的位置,然后才能逐渐一点点扩大自己的空间。
一个孩子进入真实世界,首先需要做到世界认可的胜任,按自己期望生活的优秀。
那怎么办呢?作为普通人,我们必须要从小逼孩子头悬梁锥刺股吗?
那也不是的。将快乐与学习对立起来的观点,实际上混淆了两种快乐:因为不受约束而感受到的快乐,以及因为自我满意而感受到的快乐。
我们从小到大生活在太过严苛和控制的管束中,因而稍微放松就快乐得忘乎所以,就像小时候父母不在家一定要熬夜。
因此对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彻底放纵几乎像是给自己的一种补偿:我想把我没享受过的自由都给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这种无人看管的自由快乐,一般持续不了太久也就倦了。
始终生活在无所事事中,很容易感觉到无聊,甚至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而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种快乐,一种感受到自己的快乐,因为自豪,因为实实在在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因为看到自己的成长而持续的快乐。
那是一种武功高手般的骄傲,我练功升级,我打遍天下无敌手。
人需要自由的快乐,也更需要自豪的快乐。很多时候,自豪更快乐。
那我们能怎么做?告诉孩子先苦后甜,逼孩子小时候学习,以便长大感受到自豪的快乐?
不是的。我们总是太低估孩子自身成长的力量。
每个孩子身体里,与生俱来都带有对自己的自豪。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看见它,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一样保护起来,让它发芽。相信他自身的力量。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相信,他也会学着相信自己,进而期许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以孩子的优秀作为目标,那是肯定可以批评的,但这种批评不等于压抑。
最大的区别在于,当你带着挑剔和嫌弃管教,内心的话语是:“这孩子怎么这么烦人?”“这孩子故意给我添乱。”“这孩子天生脾气太差,得管。”
但是,带着相信和期许管教,内心的话语是:“不行,你完全能比这做得更好。”“你只是偶尔这样,我相信你能更好。”“你这么棒,再做到这点,你就更棒了。”
注:我就是这样对孩子说的呀,但他有时候仍然不高兴。
父母所有的内心态度,孩子都是能感受到的。他们会按照父母心中的潜台词生长。
问题:跟乐乐爸爸一样,带着相信和期许放手呢?会怎样?
实际上,孩子最恋恋不忘的引路人,不是那个对他撒手不管的人,而是那个发自内心认可他的人。
注:我们家,父母都很认可孩子啊。否则也不会在九年级就把他送那么远。
完全撒手不管的状态,孩子感受不到自己被信任;永远说“你喜欢就好”,潜台词就是“我也不期望你能做好”。
每个孩子都期待自己被期许,期待他人认可自己的天赋,期待看到自己的进步,期待在挫折与困境中有人能锲而不舍地说“别放弃,你可以的,你就差一点点了”。
一旦孩子感受过被人信任和自我进步的喜悦,那么他将不会把努力当作快乐的敌人,因为他能感受自己的内在生命在生长。
乐同学,你感受过很多次了吧?
那是他未来抵抗困境、破茧成蝶的唯一力量,也是最长久的快乐源泉。
快乐教育需要能让孩子找到不断超越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