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章内容 培养概括能力

        今天早上带孩子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要讲周恩来读书时期耳闻目睹“中华不振”,立下远大志向的事。本单元的语文训练重点为“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鉴于此,我将梳理主要内容、分段概括段意作为本课学习重点。
        首先,课堂开始,先让孩子们理解课题意思,再思考围绕课题内容讲了几件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思考。为了训练学生的默读专注力,我提出了两个要求:1、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默读,老师读完后等待大家一两分钟,读完用端正坐姿告知老师;2、带着问题去默读,边读边思考,将答案语言在内心整理组织,尤其关注文章中事件的主要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让孩子们带着问题默读并限制了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孩子们默读的专注力。)
        开始检测了!简单问题三检测:1、周恩来多少岁随伯父到东北?2、伯父对当时国家现状用了哪四个字进行评价?3、在修身课上与周恩来进行对话的校长姓什么?三个问题抢答下来,对回答全部正确的进行加分奖励,反之则起立示意。简单问题的检测可以测试学生的读书效果,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学生读书是否投入用心。(在此轮环节中班级有四五位同学未正确回答,他们在同学们投来的不屑目光中羞愧不已,相信他们在今后的默读中会自觉专注起来。)
        紧接着,老师10以内倒计时:文章叙述了哪三件事,会回答的起立抢答!10、9、8、7……!因为稍有难度,因此当数至1时,班里起立有一半学生。老师随机抽号进行了回答,无论起立着或端坐者均可进行口头补充,但起立者加分更高。以此促进孩子们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进行有效思维。最后老师将孩子们总结结果进行板书:一、立下远大志向;二、耳闻“中华不振”;三、目睹国人被欺。
      到划分段落的时刻了!在划分第一大短时争议最大,大部分同学认为第10自然段应归结为第二件事,并且抓住“后来成为……”等词语认为自己所言正确。(因为第10自然段是过渡段)我没有直接下结论正确与否,而是反复问出一句:“没有别的意见吗?没有了吗?”这时张倚宁同学伸出自己的小手:“老师,我认为第10自然段应归结为第一件事!因为第1至9自然段一直未告知我们和魏校长交流的那个同学是谁,必须加上第10自然段的人物揭示才完整!”我让孩子们给予倚宁同学了热烈的掌声!对了,这样的段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过渡段,难怪大家无法判断准确!今后我们在判断过渡段时应多联系上下文,看其和谁联系更为紧密便归结于谁!(孩子们在争议中自己感悟到了过渡段的作用,虽然花费了一定时间,但是很值!)关于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大家相对就得心应手了许多!
      该总结主要内容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三件事串起来。可是本文的第一件事是最后发生的,属于文章结果。于是我采用了两种办法帮孩子处理:1、用关联词语将三件事串起来;2、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三件事标上序号,按顺序进行叙述。孩子们兴趣盎然,很快将主要内容概括了出来。尤其是徐紫姗同学,用“因为周恩来……他又……所以,当魏校长问到……”等词句将主要内容概括得言简意赅。于是我告诉孩子们,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学会抓住主要的几个内容进行串联就会事半功倍!
      趁热打铁!我又询问孩子:作者为何不按时间顺序进行讲述,却要打乱顺序进行叙述,是否是思维上的混乱?喜欢挑战难题的男孩子们举手的最多了!连一向内敛的刘轩烁同学也高举了小手,我将机会给了他!轩烁回答:“这样写会增加神秘感,让人想知道这个同学是谁?”说到“神秘感”这三个字时他有些害羞,可能怕自己说错了吧!我让孩子们用掌声肯定了他的想法!“对!你说得很好!不过你所说的神秘感其实就是设置悬念,引发——”大家异口同声:“引发兴趣!”
      就这样,孩子们在阅读思考、交流碰撞中渐渐学会了一项语文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孩子们喜欢这样富有挑战与趣味的课堂,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果说语文学习如同登山,我正在领着孩子们拾级而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握文章内容 培养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