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课程6‖视觉提升,如何设计出好课程 网师课程7‖反馈评价,如何评估课程效果

        在这一周的网师学习过程中,吴虹校长带着我们通过视觉提升,设计好课程,这一课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课程设计的新思维。从设计的基本流程方面,不仅要从创意,方案,技术方面考虑,还要从产品,用户和市场方面着手。并且通过深圳前海港湾学校《萌童种春》PBL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港湾学校英语老师魏晓云老师和数学老师李晓晴就“世界地球日”这一主题分别展示了自己的课程设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视像中国”中小学网络课程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开发,让我们了解了网络学习活动要素包括学习目标,活动任务,学习成果,资源工具活动规则,交互过程和学习支持七个要素。混合式课程实施包括线上教学引导和线下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这个课程中线上需要进行课前培训,组织选课,熟悉平台界面及操作,引导学生线上学习。而线下需要进行活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拓展,活动总结与反思,活动展示与交流。所以,信息技术丰富环境下的课堂,在线教学支撑高阶课堂生态。我们一定要聚焦课堂,以知识传递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同时开放课堂知识与能力,兼顾课程整合,进行学与教方式的双重变革,使在线学习融入与发展。其实让我感悟最深的是我们要让能力转化为本事。吴虹校长在讲解七年级地理《西亚》这一章节时,仅用国旗就把整个课堂内容讲解得生动有趣。所以拥有“三感三力”才能决胜未来,我们要有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也要有共情力,故事力,交响力。但是在我们的成长曲线中,我们会经历漫长平坦期,骤然上升期,高位平稳期,从而寻找第二曲线,我们要从思维起步,先设计学习再思考技术。

打开思维

        兰岚老师通过量化评估和质性评的讲解,让我们讨论网络课程的评估和常规课程评估的异同,继而讨论传统测量观和当代测量观,哪个更适合网络课程与教学的评估,而且利用泰勒的目标模式,回答了泰勒的四个问题:1.学校的教育目标;2.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提供的学习经验;3.如何有效地进行组织这些学习经验;4.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在讲解过程模式时,讲解了斯滕豪格的三个观点:1.过程本身就是教育;2.课程开发就是研究,边评估边改进;3.师生共同探索创造。这三个问题的讲解让我们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和现实相联系,让学生探究、思维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在活动时作出选择并反思选择结果,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成功完成,能在新情景里探究思考新问题或者已经研究过的问题。而且在后面,兰岚老师也讲解了过程模式的八种评估方式,包括课堂练习,教学测试,作品展示,调查问卷,评价量表,电子档案袋,概念图和师生交谈。总之,网络课程与教学评估需要对课程进行评估,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估,对授课与教学进行评估。这些反馈评价, 让我对如何评估课程效果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两课的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设计课程的专业性。

评价和评估作品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设计了我的开学第一课。首先,我用问卷星进行了《开学第一课》的前测,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PPT,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假期线上学习情况,通过PPT随机点名的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同时我也把课程做成了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明确自己今后的英语学习计划,找出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最后通过问卷星进行后测,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为接下来的英语学习打开思维方式。

思维导图
学生分享内容
课件和随机点名
分享时间
问卷星进行前测
问卷星进行后测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师课程6‖视觉提升,如何设计出好课程 网师课程7‖反馈评价,如何评估课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