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作者: [英] A. S. 拜厄特

ISBN: 9787532174942

原作名: Still Life


内容简介 :

1950年代的英国,一对出身于知识精英家庭的姐妹,步入了人生的新阶段:

婚后,姐姐斯蒂芬妮的世界越来越狭小:充斥着丈夫的疲惫牢骚、婆婆的刻薄刁难、铺天盖地的婴儿尿片,却容不下一册心爱的华兹华斯诗集。她成了“妈妈”“奥顿太太”……却丢失了“斯蒂芬妮”。

进入 大学后,妹妹弗雷德丽卡的生活越来越广阔:从巴黎到剑桥,从凡·高到莎士比亚,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穿越荣耀与羞辱,直抵未知之境。她战栗着,享受着,渴望着,精力充沛,绝不停歇。


作者简介 :

A.S.拜厄特(A.S.Byatt)

英国小说家、诗人,布克奖得主,2008年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英国50位伟大作家之一。

1990年凭借天才之作《占有》获得布克奖,一举轰动世界文坛;1990年和1999年,先后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和大英帝国女爵士勋章。

拜厄特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博学和绮丽高超的修辞艺术闻名。她的作品主题涉及生物学、达尔文主义、绘画艺术,体裁包含戏剧、诗歌、书信,兼之以丰富的隐喻和超凡的想象力,磅礴壮丽,又洞悉人性之微。

拜厄特的成长四部曲(《花园中的少女》《静物》《巴别塔》《吹口哨的女人》)是她耗时近30年写就的颇负盛名的代表作,以一位英国知识女性弗雷德丽卡的成长史诗,串连起二战后几十年英国的历史变迁。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不算太喜欢 像是借人物承载了作者的文艺批评和文化观点的博士论文 主要是剑桥派的一系列聚会及意见发表。女性觉醒似乎不是主题 应该是女的知识分子的观点展示 拜厄特是这种路数 有素养的高级文化人。书结束得略突兀 最后再翻回来看楔子终觉闭环。

#  简介挺吸引人的~像伍尔夫说的一样,也许所有女人应该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  拜厄特的成长四部曲之二。女性必读的史诗级文学经典。可以感到拜厄特的文字张力和学识之渊博。

#  她说文字是感受世界的另一种途径。 在拜厄特的书里,剑桥是一座用语言堆砌的城市,被闪闪发光的文字包裹着。书里的写作手法、情节描述、诗歌隐喻、观点争论都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严谨清晰的论据。 两位女性主人公,我更喜欢弗雷德丽卡的自由奔放。“她毕竟不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的,而是被文化包裹着,在情欲、社会和家族交织在一起的期望中长大的,而这些期望都不一定是相互一致的。” 她既能看清原生家庭带给家人们不可磨灭的影响,也能直面社会背景对女性发展的束缚。

#  虽然拜厄特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之一,但是读客这种请人刷分的行为确实可耻,很多书上市后半个多月都还没有分数出来,读客的书刚上市几天(估计都还没人读完)就出现了高分,再看看短评,没有一个是真正看过书的,清一色是把吹捧的广告语拿来做书评打分。我不觉得这是正当的营销手段,反而觉得是在侮辱拜厄特这样德高望重的资深作家。


贰:

实话说,我不太阅读小说,之前也没有听说过这位作家。阅读这本书完全是受到宣传语的吸引:“我野心勃勃,决定找到自己并成为自己。”有力量。短短的一句话出现了三个自我代词,便知道这个“我”上下求索,长于内省。阅读这本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被宣传为一本追求独立的女性不可不读的书。读完之后,觉得它倒没有刻意地强化这一点。是成熟作者应该有的写作态度。

大致概括,这本书描绘的是19世纪5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读下来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各个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我不想介绍它的情节,只想谈谈这本小说里有关语言的哲思。从广义上讲,语言就是人类创造的符号,包括文字、线条、音乐等等。语言既是用于表达自我的,又是用于塑造自我的。

就像这本书里,婴儿威廉出生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议论。“艺术不在于新生儿纯真的眼光,创新不在于摆脱习得的框架和体系,更在于利用已经习得的符号以及对相互关系的认识,对所见所闻加以重新辨别,从而产生新鲜的感知。当我们观察世界时,我们都已重塑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书里的所有人物都好像一直在和自己对话,就算与他人产生了联结,也是很弱的,哪怕是丈夫与妻子、母亲与孩子、兄弟姐妹之间、情人之间。他们通过自我对话进行自我塑造。

斯蒂芬妮在生孩子的时候用华兹华斯的诗集来对抗失去尊严的感觉。当生活空间逐渐被孩子、弟弟和婆婆充斥的时候,她尝试告诉自己:要生存,就必须适应没有多余空间的生活,学着在洗手间、桌子旁或者水槽边也能思考。

马库斯在重建自己内心的过程中,观察着一棵树。在他的凝视下,虬结不平的枝干呈现出充满几何美感的规律性。他用线条勾勒树枝的螺旋走向,内心充满了愉悦感。他以前总认为世界是无序的,很可怕,而那一刻他认为自己终于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这种规律真的是这棵树所固有的吗,其实可能是他用自己的线条对于观察对象进行了重新辨认吧。

妻子发生意外,死去了,丹尼尔发现语言失去了作用,他无法被安慰,他的愧疚、想念、恐惧和愤怒也无法被表达。所以他一直向南走,只想要归于虚无。

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弗雷德丽卡,反而没有那么重的“自我”感。她的想法在不同的校园活动、社会事件和男人们之间流转。离开了家庭的沉闷气氛,进入剑桥大学这样一个环境,她在认识、在体验,也在挣脱、在搏斗。在姐姐去世之后,她如何结束了当前的生活状态,嫁给了奈杰尔,又如何与婚姻抗争,就是下一部《巴别塔》中的内容了。

这本小说里,感官世界被打通、心理活动被放大。这个视角望去,何尝不是对于日常生活的重新辨别呢。

它十分广泛地提到了法国画家、德国哲学家、英国小说家等等,最后附了108条注释。以前看up主小隐的读书分享,她说她很喜欢看作家掉书袋。我并没有完整地了解过本书注释所提及的部分,但也喜欢这种打引号的“掉书袋”。我知道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整个思想宇宙,而书里的人物在里面穿梭。没有写出来的部分是冰山下面的十分之九,是瑰丽的隐秘世界。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有注释里说的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的部分,但也有很多私人化的理解和演绎。这种广博和未知就是吸引力的来源吧。


叁:

      选书和看人一样,有时难免变成一个外貌至上主义者。

      《静物》的封面就像一个美人,引人注目且耐人寻味。那是一个女人的头像,朱唇紧闭,眼眸微垂,红帽像盏灯罩,从颈上开出一枝红色的花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一部缤纷绚烂,光影斑驳的小说。

        小说是以一次画展作为开端的,在画展中弗雷德丽卡被色彩震住了。色彩本身能给人强烈的感官享受和难以企及的自给自足。画家们拥有捕捉美的眼睛,他们能在自然的光线、色彩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受。

        画家的眼睛就如同孩子,他们所看到的线条、形状、色彩、光泽等都是崭新的,能分辨出细微差别的。就像小说里姐姐斯蒂芬妮的儿子所看到的的那样——“光线颗粒中融合了花的颜色,包括紫红色、淡紫色、钴色、柠檬色、白金色、硫黄色和铬色”。

        书中每呈现一个新环境,作者对于场景中的人或物,都会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官进行详细描绘。特别引人注意的场景包括斯蒂芬妮的小家、法国的度假地和亚历山大借住的公寓。里面不同房间的装饰、色彩的选择、光泽与材质、线条与图案、人的服饰打扮、植物的颜色等等都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呈现。

        色彩是一种语言,形状也是一种语言,而且它们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书中还探讨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研究的颜色的个人体验和普世意义之间的关系。《静物》如果能唤起读者们对于绘画、乃至对于美学的兴趣与思考,想必是读这部小说的意外之喜了吧。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特别的是,《静物》还附赠了一本小册子。这的确很有必要。读者只需翻看书中注释就可以感受到,这本书涉及小说、诗歌、戏剧、精神分析、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作者拜厄特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小说家。熟悉她的读者都知道,她的小说随处可见各种人物、典故。细读这本书时,读者们可以以它为核心,生发出跨越多学科的思考。她的小说有点宋人诗歌的味道,可以满足读者的求知欲望。

        小说有两位互为映衬的女主人公——弗雷德丽卡和斯蒂芬妮,姐妹两人都对文字和书籍抱有一种宗教式的感情。

        姐姐斯蒂芬妮怎么也没有想到,“人的生理属性会吞噬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怀孕、产检和分娩,这些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体验,让她感受到了恐惧、烦闷、痛苦、沮丧、羞耻。她在医院里,以一种简单粗暴、毫无隐私、毫无尊严的方式被对待。世界是混乱无序,华兹华斯的诗歌成为了她在单调、嘈杂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

        对妹妹弗雷德丽卡来说,这是一个记录取代了虚构,人们都不关心创造的时代。文字就是她感受世界、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途径。弗雷德丽卡在牛津这个男性王国里做了很多努力,她读诗、写评论、参与辩论、尝试戏剧表演——尽管有时候她会被当做猎物、有时候会被愚弄,她却总在尝试。

      就像梵高的画能为我们认识世界打开窗口那样,作家们能通过人们司空见惯的表象,看到实物的本质,并且为这种本质找到一种新鲜的、合适的描述。劳伦斯说过:“小说是人类自我表达的最高形式。”

        作者本人和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一样,实际上是在用语言来认识世界、确认自己的存在的。她“并不为了改变社会而写作,虽然写作确实能改变社会,但我并不是为此而做,而是因为我意识到我必须这么做。”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有人认为,《静物》只是本女性小说,而拜厄特本人说过——“确实有不好的事儿发生在女性身上。但这并不是小说的所有意义,因为仅有这些,并不够好。”

        小说的题目Still Life有多种理解的角度。它的法语译文是nature morte,字面意思是“自然死亡”,中文可以译翻译成“静物”。它既可以指死亡,也可以指生命的继续。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男性和女性的故事,在这些男男女女的生与死之间,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偶然”。

        这本书中,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要背。就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每个生物都希望自行演变”,可演变方向却无人知晓。

      弗雷德丽卡既骄傲又野心勃勃,可在下一部《巴别塔》中她马上就要被困入奈杰尔的布兰大宅中无法脱身了;斯蒂芬妮总是在救助她遇到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人类),却在放飞一只困在屋里的麻雀时触电而亡;马库斯脆弱又敏感,因为同性恋情而陷入了对父亲的恐惧和对自己性别身份的焦虑中;模范丈夫丹尼尔会偷偷从餐厅溜进厨房,借洗盘子来躲清静,他和妻子一样体会到了家庭所带来的强烈压迫感……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里说:“人生像愚人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与骚动”。那么在漫长的喧哗与骚动之后,万物终究会由混乱归于平静。最终达到斯蒂芬妮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所感受到的那种——“纹丝不动,了无生息”、“沉似冰霜,深如生命”。

        所以说,这是不仅是一部关于绘画、关于语言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困境的小说。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物》作者: [英] A. S. 拜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