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体同山阿——《文化苦旅》杂感

      余老先生在《我的山河》里写道:你看,足以包容千般评述、万般赞美的堂堂汉代,也就这么晃荡在牛角上了。那牛,正走在深秋黄昏的山道间。

      初读文化苦旅,是在高中时候读到了《黄州突围》,历史上苏轼的一生被描绘在这篇短文里,提及过去是意气风发,是苦难颠沛,写到当下是幡然醒悟,遁入佛门。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他不幸在被诽谤革职,幸在有人为他平反,历史上被处刑流放的犯人极其稀少,苏轼有幸,解放到了当今的湖北黄州。在黄州,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解构又重构,写出了无数令人称道赞叹的作品。

    《黄州突围》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明白一篇寥寥几十个字的词,其实是作者沉淀了一生的起伏哀叹。因为当时处在高中的原因,我没有时间读太多课外读物,直到上了大学开始阅读《文化苦旅》。

      读过半本书之后,我的第一感受竟是想去祖国山河看一看。

      余秋雨说: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终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

      在这片广阔大地上,中华文化走了五千多年,一个朝代建立,又一个朝代消逝,这其中的兴衰跌宕由无数帝王、文人和将士建构,又由无数无名的平民和制度填充。厮人已逝,他们早就走了,尸骨入土,魂魄归西。他们留下的东西还在,小到泛黄的纸张和砖瓦,大到建筑和园林,上面镌刻的都是最宝贵的东西——华夏的文化。

      在《都江堰》里,他赞扬千年前的丰功伟绩;在《莫高窟》里,他提到关于文化保护的问题;在《阳关雪》中,他描绘塞外的凄凉和战死将士的萧落;在《喀什》和《抱愧山西》中他考究了这两个城市曾经的辉煌和今日的日落西山......我最佩服的当然也是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亲历之后写出来的,相比起单纯的批判和思考,他的实证显得这些文章更饱满立体。而且在书中他提到很多关乎处事入俗的道理: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躁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如壮汉啸吟,与自然浑和,却夺人心魄。可惜他们后来都不再欢跃,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

      这些语句在写景,又在抒情,人生如景兴起又黯落,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都是儒道和佛教留给后世关乎生活哲学的解答。

      前两天看到网上有人批判当今的杭州西湖网红齐聚,四面都是镜头对准整个西湖湖畔。在刷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西湖宣言》,“我到杭州最大的享受之一,找一个微雨的黄昏,最好是晚春季节,在苏堤上独自行走。堤边既没有碑文、对联,也没有匾额、题跋,也就是没有文字污染,没有文本文化对于自然生态的欺凌和傲慢,只让一个人充分的领略水光山色、阴晴寒暑。”

      遗憾的是,几十年以后,没有文本的污染,但是开始了低俗污染,不知文人还能否对着座素雅城市抱有期待,不知道《马可波罗游记》的“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贵、最美丽的城市。”这一句放在今天是否有些讽刺。记录历史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我还能从余秋雨文字里看出杭州和西湖曾经的静谧美好。

      人在景里,也在山河中,山河是丰富的,哪怕一小段,都蕴含了各种各样的元素。我们构成历史,每段历史又是星球上微小的尘埃,在时间长河里踟蹰苦旅。

      若有幸,我是不是也可以跟着余秋雨的脚步走进山河里,写我的山河,写这片土地的故事。每段故事都值得被记录,每段历史都不该被遗忘。

      托体同山阿。

你可能感兴趣的:(托体同山阿——《文化苦旅》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