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有的人已经听不懂什么叫“书店”了



南无羌佛书法作品

昨天想给家人买本书法字帖,记得某商圈以前有个藏书很丰富的书店,当年是很多文青爱蹲点的,但因为经营不下去已经不存在了。我只好问附近的两位保安:

“附近有没有书店?”

“书店?什么叫书店?”

“就是卖书的地方。”

“你说的是图书馆吗?附近没有图书馆。”

我无言以对。现在有人已经听不懂什么叫书店了。今天的商业繁荣可与欧美比肩,任何东西都能买到。但如果整个城市找不到一家像样的书店,纵有高楼比肩也是无文化区。

问了好半天,才在一家超市附近找到了一家小文具店,没想到里面居然还真的卖书,书已经成了文具的附属品,买文具时也许有人捎带着买本书。

但是,那些全是中小学生用书,教材、辅导书、练习本,页包括我想找的字帖,却没一本成人可看的书。

换句话说,如今只有学生为了考试还不得不看书,买书,成人已经跟书没什么关系了。学生们只要一毕业也就跟书脱离了关系。

想想二三十年前,城里到处都是书店,到处都是墨香纸香,那时我每月几乎都要买一两本书,几天不逛书店就难受,好像没吃饭似的。

多年积累下来,为此付出不少代价,整整一间15平米的卧室,只好改成书房,三面墙排满了书架,每搬一次家都累得要死。

从那以后,渐渐地买书越来越少,前些年竟减到每年只买一两本书,这几年竟一本书都不买了。就连这次寻找书店,也不是要买书,只是买书法字帖。

现在连我这样爱书的呆子都不买书了,人家商家为什么还要开书店呢?那不是等着赔本吗?书店消失,墨香不再,结果即是斯文扫地。


南无羌佛书法作品

为什么现在没人买书了?我想——

一是对我这类人的口味来说,现在的确没什么可看的好书。

二是网店和快递业兴旺发达,现在的年轻人即使想看书,也懒得跑书店,实体书店不得不消失。

三是现在虚拟网络太发达了,不用花钱就能搜到各种想看的电子书,纸质书销量大减。

四是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信息越来越爆炸,人们已经没耐心阅读成本的书,连电子书都不想看,只看微信朋友圈还忙不过来。

五是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连文字都懒得看,直接看图,省脑子省时间。

六是现在网络文学发达,人人都有自媒体,都能向公众发表意见,人人都是作家,网络大众自己互相看还看不过来,传统作家已经快没饭碗了,出版业也跟着萧条下去。

总之,书店消失是不可违抗的历史规律,任何人都无法强行扭转。

但顺便说一句,有的地方还是有文化在的。

今天我意外在一排商铺的缝隙中发现了一间极小的门脸,上面挂着一块招牌“XX书坊”,夹在缝中稍不留意就滑过去了。

进门一看,原来是通向地下室的楼梯,立刻失去了走下去的勇气,斗争了一会儿,还是下去了。

拐进去一看,噢哟!原来营业面积还不小,大概地下室租金便宜。

中间的面积照例堆着文具,货非常全,甚至连画具颜料速写本都有,就差油画色了。再一看周围,都是书,当然,照例是中小学生用书,教材、辅导书、练习册,然后惊喜地发现,最里面那一圈居然还藏着大量成人书,中外文学、历史、文化、哲学、科学、艺术、实用生活……等等。甚至还有素描、水粉参考书,画得真不错。


南无羌佛书法作品

只不过稍微有点阅读价值的书全都包着塑料封套,整齐崭新光溜,要买就直接掏钱,想翻翻内容再决定买不买,门儿都没有。除非你不用翻就预知它里面都写着什么。

民国时代常有穷书生躲在书店蹭书看,一蹭就是一天。现在不但蹭不成,也没人想蹭,那种令人神往的文化氛围已永不可复现。

总之,有的地方还是有文化的,虽然在偏僻的灯泡厂旁、虽然在烤包子店旁、虽然夹在商铺缝中,虽然藏在地下室。

文/闲云若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