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函帮罗子君用10分钟赢得谈判,思维能力是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我的前半生》中,凌玲为了把陈俊生的前妻罗子君赶出大房子,同时不支付罗子君提出的50万的补偿金,找罗子君谈判,在鞋店工作的罗子君十分紧张,不知如何应对。

恰好贺涵打电话约罗子君晚上一起吃饭,知道此事后,贺涵告诉罗子君:“告诉凌玲,你要赶回去上班,只有十分钟。“

“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把所有的火都发出来。”罗子君没来得及挂贺涵的电话,凌玲已经坐到了对面。

“要不,我们今天就把所有的都算清楚吧。“凌玲开口不善。

“算清楚,你告诉我怎么算清楚?”罗子君的质问正中凌玲的下怀。

“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只要你不发火,陈俊生和凌玲就永远欠你的。”贺涵发微信。

“我不和你算,你和陈俊生欠我的,永远也算不清。”罗子君立即变了话。

“可我和俊生两年内根本拿不出五十万的补偿金给你,要不二十万,马上给清,可以吗?”凌玲直奔主题。

“不管多少,你说出的话都不能改,否则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容易讨价还价的人。”贺涵发信息

“大不了我就不搬了,而且那房子我也住习惯了。”

“10分钟,时间到。”贺涵提醒。

罗子君起身拿了衣服,告诉凌玲桌上的咖啡已经买过单,便转身离去。

凌玲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按照预计,罗子君见到她会失去理智、大发雷霆,等罗子君把火全部发出来,再讨价还价,便可如愿让罗子君搬出大房子,并且做出妥协,把五十万的补偿降到二十万。可罗子君突来的淡定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在这场关键对话中,一开始,罗子君的思维被整个事件控制,紧张而不知所措。而贺涵处在另一种高度里,把整个事件的脉络看得清清楚楚,仅仅十分钟,见招拆招,使罗子君没有跳进凌玲挖的坑。

思维方式,决定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更决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各项能力。

思维能力强的人,能够遇事谨慎、有条不紊,掌控全局,思维能力弱的人,遇事便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处理。

而现实生活中能像贺涵那样,站在思维的顶层俯瞰全局,快速理清各种事情的脉络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思维的底层,总是被各种事情困扰,小到一场面试、一次自我介绍,甚至一天的时间安排,大到事业、家庭,孩子的教育,被各种事情包围,我们常常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一个人的抱怨、两个人的争吵、职场的挫折、生活的不如意、车贷、房贷,这纷纷扰扰的困惑如云雾,我们置身其中,随时可能被压垮,却找不到出路。

断舍离、极简人生都是我们在重压之下发出的求救信号。然而,我们忽略了,断舍离的根本在于清晰的思维。这个物质丰富、精神空虚的年代,我们常常被种种东西分解了思维能力而不自知。

01爆炸的信息,正在压垮我们的思维

有时候我们决定认真读一本书,走到桌子前,先把东西整理一遍,突然想到还没有浏览朋友圈,于是打开微信,朋友圈的消息看完了,顺便再去头条看看新闻。接着,惯性使然,抖音快手刷个遍……

很快,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决定正式开始读书,突然感觉有点渴,就去泡杯茶,喝着喝着又想上厕所,上完厕所快到饭点了,吃完饭,困意来袭,先睡半小时吧!睡醒又接着朋友圈、抖音快手刷个遍,刷完了,有朋友短信发来,于是再跟朋友聊会天,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而那本书还翻第一页。

这个听起来有点好笑的故事,是我们很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一边喊着没有时间,一边抱着手机不停地刷刷刷……接收大量的信息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总是主动或者被动接收着各种信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收,而我们的思维能力也正在被这些信息压垮:

接收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并没有为此而变得睿智,而是内心陷入混沌,效率越来越低。

总是拖到最后期限才完成工作,想读的书一直抽不出时间 ,常常莫名地焦虑,总是无法专注于当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缺的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对自己有帮助的,而不是失去理智、人云亦云、优柔寡断,需要我们在思维能力上做根本的提升。

02对学习的错误认知,是我们提升思维最大的陷阱

我们被知识的海洋包围,被给予、被灌输,被动地接受、吸收和记忆这些灌输给我们的知识。

一年级的学生暑假就开始补课,各种辅导班、背着大书包、写不完的作业、朋友圈阅读打卡……

我们读书的愿景是:找轻松的工作、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很多人走出象牙塔后,便不再学习。大学里本该用知识填充自己的时候,有人常常打游戏到深夜、恋爱又分手、吃喝玩乐、浑浑噩噩。

不少父母,倾家荡产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后,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安度余生,而是被迫借钱为已经成年却没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孩子买房买车、帮他们在城市立足。

抱着“先苦后甜”的心态,以为未来是蜜糖,读书是受苦。我们对学习的认知一开始就是错的。

以为读书上大学,一切都会好起来。而未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很多人读了大学,依旧平庸。

我们真正需要的的不是被灌输知识、技巧,而是成长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这是不争的事实,离开“思维”的“知识”就变成“死知识”,而学“死知识”的过程当然就变成“死学习” ,“死学习”靠的是“机械重复” ,所以必然是枯燥的、低效的、令人厌倦的,更重要的是“死学习”会使学生长期处于“浅思考”甚至“不思考”状态 ,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发展受阻。

背一首诗、学一个数学公式并不难,我们之所以在求学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是因为恐惧的心态和错误的认知,我们认为学习是苦,而忽略了探索的乐。我们认为学习是为了日后过得轻松,而不知道真正能让一个人如鱼得水的是高端的思维能力。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大学毕业,做了衣食无忧的陈太太,而真正让她自信起来的是被陈俊生抛弃后,努力找工作、抚养孩子、学习到深夜的时光。

成年之后,能帮我们在高速运转的社会里立足的是清晰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淡定的心态。

03 放不下的执念与恐惧,是禁锢思维的牢笼

对生活的固有认知,让我们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妈妈,为什么我们家的吃的鱼都没有鱼头?”

“我小时候吃的鱼一直没有头。”

有位妈妈做的鱼一直没有鱼头,孩子问为什么,这是妈妈告诉孩子的答案。

后来这位妈妈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告诉她,以前家里的锅太小,装不下一整条鱼,所以每次都把鱼头剁掉。

如这位囿于固有认知的妈妈,我们很多时候都对一些事情,总会执着于自己的固有认知而无法做出改变。

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看待周围的事物,犹如坐井观天,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对稳定的执念,让我们对未知的未来充满了恐惧

“我们要工作,孩子要吃饭,为何下如此狠手!”

北京中关村甲骨文大厦楼下,数十名世界名校毕业、拿近百万年薪的IT工程师放弃体面和自尊,成为街上拉横幅示威的一员。

2019年5月7日,甲骨文突然宣布裁撤中国区研发中心,裁员900人。

据说甲骨文中国公司员工平均有100万元的补偿费,很多网友都想不通,优渥的裁员福利之下,为什么还要放下体面和尊严去抗议,

正是由于长时间习惯了稳定的工作环境,这些员工觉得35岁被抛弃可能就找不到下一份合适的工作了。

对稳定的执念,让我们对未知的未知充满了恐惧。常常干着一份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却没有勇气做出改变,生怕失去每个月固定的收入,就无法生存下去。

对外物的执念,让爱情沦为物质的攀比与交换

“天价彩礼”是近年来的高频词汇。

很多爱情在彩礼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结婚成本越来越高,离婚率却居高不下。据统计,仅2019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有947.1万对,而离婚却有415.4万对,中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6年上涨。

沟通交流、情感宣泄、责任感缺失被认为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

沟通、责任感的主体都是人。爱情中,当我们的思维执念于钻戒、彩礼等身外之物的较量,就无法抵达本心感受爱的美好,得失自然在掌控之外。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的妈妈和华侨崔宝剑老年相恋,被崔宝剑的儿子百般阻挠,最后罗妈妈签了一份保证书,保证不分他的家产、房子,才能和因患脑溢血而瘫痪的崔宝剑朝夕相伴。

罗子君对她妈妈说这是人格侮辱,罗妈妈从口袋里拿了保证书,扬了扬,说:“人啊,就是什么都保证不了的时候才签这种东西。”

看似物质的罗妈妈,在真爱面前,思维却如此清晰。清楚自己要什么,也甘愿为此付出一切。

我们很多人,总是执念于固有观念,不能安于现状却没勇气做出改变,害怕与众不同被孤立,活得优柔寡断,畏首畏尾、人云亦云、没有自我。常常被无力感席卷,总是被焦虑包围。想改变却总害怕为时已晚。

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如何让自己拥有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学习技巧、沟通技巧、恋爱技巧等各种技巧层出不穷,如果抛开人本身而单方面地提升这些能力,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提升各项能力的本质在于提升思维能力。要提升思维能力,我们需要正确地解读生命的意义,接纳自己、培育正念,并且走出禁锢,挖掘自我潜能。

01面对人生的三大问题,联结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

1、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

2、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类配合、相处;

3、 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

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面对这三类问题的反应,正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如果解读出了问题,我们便会脱离人生的正轨,出现各种问题。

《我的前半生中》陈俊生让罗子君做了全职太太,离婚的时候却来了扎心一问:“子君你有没有想过,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指的不是家里干净,孩子成绩优秀,我事业有成,你年轻美貌,而是你生活的意义?”

“我生活的意义不是你赋予的吗,无非就是家庭幸福,人人称羡,白头偕老。当初是你让不要工作,说你养我,现在你却用没有意义来作为离婚的理由!”

罗子君对婚姻的解读是老公事业有成,孩子健康成长,自己年轻美貌。这份错位的解读,最终因陈俊生找不到其中的意义而破灭。

被离婚的罗子君,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在商场卖鞋时,坦然面对被大学同学拍照发圈,借机卖出高价的鞋子,并且连续三个月做成销售冠军。工作能力一路飙升,经常学习到深夜,渐渐地能够冷静面对工作的挫折和家里的各种事。

前后两个罗子君,对人生的意义做了不同的解读。离婚前把人生的意义交给了陈俊生,陈俊生不愿再赋予罗子君人生的意义的时候,婚姻便被他人打乱,一段缘分走到了尽头。

离婚后的罗子君,思维能力回归自我,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拾自信,活得得勇敢而淡定。

提升思维能力的第一步,从正确解读人生的意义开始。 正确的意义是我们提升自我和获得超越的指引。

02看见自己、接纳自己,培育正念的力量

有人在爱情里患得患失,有人在工作中惶惶不安,有人在生活里畏手畏脚,有人披甲上阵假装坚强,有人浑身带刺四处设防,有人醉酒之后深夜痛哭。

我们常说:我没有安全感。

毕淑敏曾说: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来自于一个地方,那就是我们的内心。内心强大才有安全感,而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外人无法给予。

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需要我们放下一切不安和焦虑,看见自己、关注自己并接纳自己。

正念是将全部注意力都投注于当下发生的一切。正念可以帮助我们把心带回身体,回归当下。

享誉国内外的当代高僧一行禅师说:

如果不修禅,主宰你的将永远是你的情绪,而不是你自己。

当我们愤怒时,我们自己就是愤怒本身;当我们快乐时,我们自己就是快乐本身。我们既是自己的心,也是心的观察者。所以,重要的不是驱赶或者执着于任何念头,重要的是觉知这个念头。散乱的心也是心,就像浪花也还是水一样。当心看好自己,迷惘的心就变成真实的心。

真实的心就是自我,也即是佛陀。所谓,明心见性。

正念的培育不是我们抽时间让自己静下来,去打坐修行,而是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的开始,时刻关注自己的呼吸,培育平和喜悦的内心世界。

焦虑、暴躁地抓狂,并不能解决问题,培育正念可以帮释放掉身心的紧张与不安,让自己逐渐变得坚强和明澈,用清晰的思维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中遇到的艰难困境。

一朵花,没有我们的恐惧,才在繁花尽开的花园中开成了自己。她接纳自己原来的样子,却不祈求成为其他任何花朵。既然生来如此,我们就应该接纳自己。

任何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自己的内心产生联结,培育正念:

轻轻地微笑

全身放松

深呼吸

全神贯注地洗碗、泡茶、打扫房间,感受身边的一切美好……

03打破对思维认知的“误区”,通过刻意练习,提升思维能力

伦敦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道路,足以使GPS系统陷入混乱。所以,这座城市对出租车司机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通过极其复杂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的资格考试。为了获得许可证,出租车司机得记住所有的街道的构成,准确说出途径的所有街道与重要地标,并且要在复杂的路网中,规划出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路径。

科学家对考取资格证的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大脑中涉及记忆的区域——海马体,相比考取前显著变大了。

科学界曾经认为,成年人的大脑布线已经固定。但对出租车司机以及对盲人大脑视觉区的研究,推翻了科学界以往的认知,证实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

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套路”的多少

《刻意练习》一书认为高手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套路”的多少,也就是当我们遇到某个问题的时候,脑袋中存在多少思考的方式以及解决的方案。

套路”的产生需要有目的的练习

“刻意练习”不是把一种经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而是不断反馈、调整,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有进步。刻意练习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步:

1. 制定计划: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计划时,要有目标,同时要将目标和计划进行拆解,使得每一个计划都可执行且可测量。

2.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要点:

①保持专注;

②每一次刻意练习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③刻意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④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人的本性是懒惰的,我们的细胞是渴望保持常态不变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让他们走出舒适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写在最后:

现实中我们有很多人都看起来十分努力:

白天玩手机,晚上熬夜学习;

上班磨洋工,下班后熬到最后一个离开公司,努力多年仍然得不到晋升;

每天都去健身房拍照打卡,过了好多个30天,还没练出马甲线……

真正的努力,不只是别人眼睛里看得见的,更是我们的行动造就的。行动最好的时候永远在当下,从现在开始,走出舒适区,从心开始,培育正念,联结生命的意义,不断练习,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贺函帮罗子君用10分钟赢得谈判,思维能力是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