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狗十三》:我们都“懂事”

文/Andre

你懂事吗?

就算你厚着脸皮说自己不懂事,你敢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这么说吗?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

我突然发现“懂事”这个词其实并没有一个完全相对应的英文单词,最接近的一个是“sensible”,意思是明智的,明事理的,敏感的。但是中国的大人评价一个孩子经常会说:

“这孩子真懂事”“这孩子不懂事”

如若翻译成

“He is sensible.”“He is not sensible.”

却根本没有那层意思。

稍作分析,问题就出在,第一,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家,你不懂事,就是不会混社会,不会混,就很难生存;第二,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伦理纲常的国家,你不懂事,就是对长辈,对领导的不敬,即使他们是错的。所以我认为,“懂事”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词汇。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懂事”显得并不那么美好。越懂事,越意味着违背作为一个“人”的天性,那就是自由,特指情感上的自由,比如喜怒哀乐。就像一个小孩子做了错事哭了,很多家长就打他还边打边说:“不准哭!再哭再打!”简直可笑。

这样的矛盾,在电影《狗十三》中被放大了,这让我们观影者看得很不舒服,因为太现实了,很多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应了最近很火的那句评论:“你没看懂这部电影,说明你的成长是幸福的。”

我甚至可以说《狗十三》是2018年上映的最好的一部国产电影。你或许会说《我不是药神》,我不否认是部现实主义的好作品,但《药神》这样的电影,反映的依旧是已经解决了或者正在解决的问题,这类电影国内市场并不稀缺。在中国,以没有解决的问题为背景拍摄的影片是很难上映的,比如说《天注定》,然而这样的电影却有着更加强烈的现实意义。回到《狗十三》,它反映的就是一个没有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上文提到的那种大多数人成长中不得不面临的矛盾。私以为这就是《狗十三》被雪藏了五年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我在看《狗十三》时看到的弹幕也是今年看到最精彩的弹幕。有人说,李玩不懂事,再怎么样狗都不如家人重要;有人说,李玩只是一个孩子,这是孩子的天性不应该剥夺。有人说,李玩的家长们已经很好了,都是爱她的;有人说,李玩的家长们其实只顾自己感受,还重男轻女。精彩之处在于,这两边的声音,五五开。可怕之处在于,你又不能说他们谁说得是错的,道理都没有错。

回到之前所说的,问题就在于,社会背景就是如此,你不这样“成长”,就无法融入这个社会。例如《狗十三》中一个精彩的细节:爸爸答应李玩饭局结束后就去看天文展,但饭局上一直是领导们的高谈阔论不见结束,领导似乎看到了李玩的心思,说:“怎么了,有事情?”爸爸不自然地笑着说:“没事,没事。”还拉着李玩敬酒,这是因为爸爸“懂事”。说到敬酒,甚至还让李玩喝了从小就不能喝的牛奶,喝了平时不让喝的红酒。甚至在最后,李玩忍着曾经失去爱狗的心痛吃下了狗肉(剧情没多少波澜的影片到达高潮)。就是在这期间,李玩也一步步地平静了,一步步地“懂事”了,一步步地“成长”了。

在看这部电影时,我还看到一条令我印象深刻的弹幕:“我从小就没被打过,因为我一直很懂事”。一股说不出的滋味,笑着笑着就哭了。总会有某个人,某件事,教会你“成长”。就像李玩说的,“以后这样的事儿还多着呢”。

愿每一个“懂事”的你,在今后的成长和生活中【尽可能】地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评《狗十三》:我们都“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