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以四散:文、行、忠、信。
华杉详解
这是接上文,我们没什么隐藏起来交给你们的。那孔子用什么方法,教什么东西给弟子们呢,就是“文行忠信”。
“文”,是典籍文献,是课文,是诗书六艺,是学知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则能见闻广博、触类旁通,有聪明之资。
“行”,一是笃行因为之,是知行合一,学而时习之,在日用常行、遇事接物中磨练。二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文是言传,行是身教。朱熹说:“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举不动,不言不行,都是教诲,学生要仔细观察,自己体会,在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问自己一个问什么,才能体会吸收老师的思想。
“忠”,什么叫忠?忠于谁?忠,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中谁的心?在注解《中庸》,谈忠恕之道时,朱熹说:“尽己之心曰忠,推己及人曰恕。”这算是“标准答案”。恕,是如心,别人的心就如同我的心。所以中是中自己的心,如是如别人的心。我想要啥,别人也和我一样想要啥,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不想要啥,别人也不想要啥,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讲忠,源头是忠恕之道,中自己的心,然后将心比心,如别人的心,不是说谁要死忠于谁。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儒家才不讲死忠呢。
怎样做到忠呢?忠者,不自欺也。“忠”是中自己的心,你只要不自欺,就能做到忠了。所谓自欺欺人,人若欺人,必先自欺。因为人人都有良知,都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都会给自己找理由,或者为了利欲,或者说他先对我怎样怎样,就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了。
致良知,不自欺,就能做到忠。忠不是忠于某个人,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良知。
“信”,人无信不立。对人对事讲诚信,没有一丝欺诈。
先有忠,后有信,信,是忠的结果表现,忠发于心,而信周于外。程颐说“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首先尽心忠实,然后在每一件事上没有违背,则事事都是笃实,没有不恰当的,这就是做到忠信了。
“文行忠信”,张居正说,如果做到这四条,则知行并尽,表里如一,德无不成,为学之道,再也没有比这四条更深刻的了。
刘澔觉
首先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而非“变通”忠于钱财或者某个有资源的大哥,还是忠于利益,与人想要成事,一切的核心在于忠于自己。
你说如果一个人自己都能骗,都能说服自己,给这样骗找到合理性,那他还有什么不能做的,这样的人,赶紧远离他,非常可怕。
自欺欺人的人,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没有原则坚守,当事情发生了,总是能随着自己想要的利益结果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并且为自己的这一份“变通”找到非常合适的理由。
写到这里突然感觉自己又顿悟了,有一些感受,自己要放下那些锋芒的,拿起那更包容的,忠于自己最本质的,而非是那种我以为,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这是忠恕。
忠于自己了,才有后面的信。如果说忠是成事的地基,那么信就是成事的支柱了,最后就是知行合一。积累自己的德行,自己为学之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觉得自己很聪明,那这时候要警醒自己,你该放弃更多选择猎奇的机会,笨的做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