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得不太顺心,处处受为难,但也没有想过换其他工作,时间慢慢过去了,也没有想过改变的意向。
有一天,她来向我吐苦水,说新来毕业生工资都比她高呢!我忍不住问她:“都这个地步了,你还没有想过要改变一下工作吗?”她很委屈地说:“在公司呆了这么多年,总绝得这样做下去有一天可能会越做越好,又或者能有升职的机会,所以宁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希望有一天可以熬出头。”
我说:“现在既然毕业生收入都比你高,就证明你是没有继续向上提升的机会了,因为你老板这个举动是给你最后的提醒了。”她还是不服气地说:“好歹我在公司都算是老员工,不会对我做出什么来。”
我提议她还是想一下,有没有提升的空间,不然就别谋出路,找一个更适合自己,做起来也可以让自己更有积极性的工作,总比一直蹉跎着岁月强。
这个朋友一直妄想着公司不会对她怎么样,自己也没有提升自己价值的想法,就是这样混下去。有一天来告诉我,公司把她辞退了,现在也不知可以做什么工作了。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在一个环境呆久了,都会有一种乐观思维的幻想,无意中是被大脑挖坑了,也陷入了思维的陷阱里。
作者在《WOOP思维心理学》书中说到:经过众多严谨的心理学实验发现:积极心理思维,也就是乐观幻想并不能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梦想,反而会阻碍我们目标的实现。在对幻想的研究过程中,厄廷根教授发现如果将乐观的幻想与现实因素相结合,也就是心理对比,会产生出非常神奇的效果,更加有利于我们梦想的实现。
什么是乐观幻想?
意思是一个人会以对未来假想的乐观结果预判,作为当下行为的指导。
作者是加布里埃尔.厄廷根,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美国纽约大学及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
乐观幻想的毒害
作者建议即便是面对枯燥的工作,也尽量不要为了打发时间而沉迷于幻想,那样子无益于事情的解决。真正有效的是,高效率地把手头的事做完,然后去吃顿大餐犒劳一下自己。
实际上,乐观的幻想会荼毒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在长期的目标之旅_上萎靡不振、斗志全无。这一结论实际上又是与我们的日常体验相一致的,在面对困难、麻烦的任务时,我们总是习惯于幻想事成后的美妙感觉,幻想很美妙,但同时也令我们精神松懈,沉迷于幻想,而不采取实际行动。
作者对幻想的实质做了一个假设:幻想是通过欺骗我们的大脑,在潜意识层面作用于我们的认知过程(感知环境的过程),让我们的大脑对幻想的情景信以为真,认为美好的结果真的发生了,从而降低我们的实际行动力。所以总有很多人,明明想要减肥,却从不锻炼;想要高薪,却从不努力工作;想要好成绩,却从不勤奋学习...因为他们只要在脑袋中幻想一下美梦实现的情景就可以,他们的大脑已经早于行动到达成功的彼岸,幻想欺骗了他们的大脑,让他们松懈下来,享受着虚假的美梦成真。
如何瓦解思维陷阱
WOOP心理学运用四个步骤来瓦解思维陷阱。WOOP是包括四个步骤:愿望Wish、 结果0utcomes. 障碍Obstacle和计划Plan。
作者认为让人有所行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心怀梦想,然后将阻碍梦想实现的现实摆在他们眼前,也就是心理对比。通过心理对比,将幻想放在现实的基础上, 避开幻想的副作用,发挥幻想的真正益处,使其成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通过实验的证明:乐观的幻想会欺骗我们的大脑,让大脑误以为我们已经实现了目标。在乐观的幻想的作用下,我们会倾向于只接受那些符合幻想的信息,并生活在一个自建的虚假世界中。心理对比可以与人们现有的、在生活中积累的期望值共同发挥作用,帮助他们在难以取舍时做出决定,并向渴望的未来前进。
心理对比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在未来与现实之间建立联系。想象未来的愿望,再想象眼前的现实。梦想和障碍就建立了潜意识的联系,想到梦想,自动联想到障碍,障碍又会在潜意识里不断激励着我们。然后再基于我们对愿望实现可能性的评估,决定了梦想最终的实现。
针对如何实现某个目标而制定计划。作者将实现愿望的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阶段:评估可能性,并确定目标;
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制定计划,使用执行意图的模型:如果(If) ...那么(then) .....
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情况A,那么我就做出反应B。这一做法正是完美地符合了这一模型,“如果我出现紧张的情况,那么我先离开”。作者发现一旦满足这一模型,执行意图会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执行意图能让人切实地发出行为, 让人远离分心的干扰,克服不良的习惯性行为。
WOOP思维深入到习惯
把WOOP养成习惯,在压力大的时候,在事情棘手而解决办法尚不明朗的时候也要用到它。我们很清楚:要想活得明白、活得充实,就必须勇敢面对在妨碍实现愿望这件事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高尚的理想并不因为默默无声而失去价值;自私的追求不因为大叫大嚷而伟大起来。
所有的获得都是要经过努力而来的,得过且过的生活是浪费生命,幻想成功更不切实际,没有成功是不劳而获的,为了日后的成绩好好干吧!
上天也会眷顾勤劳的人,越努力越成功,越成功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