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吴孟达的去世,让我思考人为什么活着?

我想,很多人在心底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

为了金钱、为了地位、为了名声,或是为了家庭、为了亲人、为了孩子。

每个人都会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活,但如果这一切都不存在呢?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生活千姿百态,生命万种境遇。

我们总说,时间总是有的,再等我一下就好……

可最后发现等来的是:亲不待,爱不在,事已过,情无奈。

“人为什么活着?”

得知达叔今天下午离世的噩耗

网友们纷纷表示哀悼:

达叔,一路走好!

吴孟达(1953年1月2日-2021年2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七岁随父母移居至香港,中国香港男演员。

吴孟达的很多作品都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他与周星驰的合作更是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比如《逃学威龙》《大话西游》《少林足球》等,为华语电影扬名海外作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有朋友说吴孟达去世,我的童年记忆又走了一部分 。

吴孟达成名比周星驰早,早在1979年,吴孟达演了《楚留香》男二号“胡铁花”在台湾爆红,男一号是郑少秋。

走红之后,各种演出、剪彩都会找他,所有老板都哄着他,张口闭口都是达哥,一吃饭满桌人排队敬酒。

吴孟达在台湾巡回演出了一整年,挣的钱超过10万美金,膨胀了起来,喝酒泡妞,醉生梦死,还经常光顾赌场,最后输的身无分文回到香港。

在《王牌对王牌》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直截了当地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还能看到,您和周星驰先生合作吗?

达叔尴尬地笑了笑,而他的回答却让大家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我还没死,他还没退休,一定有机会的。”

从未演过主角,但吴孟达用鲜活的一生告诉人们,何谓“角色无大小,境界有高下。”

他站上过港片时代的最高峰,尝过人间冷暖。

吴孟达说:“如果自己的一生拍成电影,应该会是一出悲喜剧吧。

人生有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比任何问题都大,就是生死。

生死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谁又能逃脱呢?即使我们的儿女再孝顺,家庭再和睦,事业再顺利,在死亡面前也无能为力。

活着的时候就要思考生死大事。

白岩松老师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西藏生死书》上也写到:“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生死。

你不会为1+1=2而苦恼,你不会想为什么1+1=2。

因为为1+1=2而苦恼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接受了1+1=2。

为什么1+1会等于2?

为什么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

为什么地球的重力系数是9.8?为什么绝对零度是负273度而不能再低?

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常数设定啊!

没有意义让你变空虚了么?

不,一但接受这个设定接受这个事实,你就从意义中解放出来了。

没有意义的束缚,你应该更自由,因为你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意义让你得做的事情,你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让它按照你的设想方式发展。

你我普通人中,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年轻时最难意识到正在挥霍的年轻是种什么成本,等意识到想改变时瞻前顾后,预判风险计算成本之后,大多在自我洗脑中认了命。

你得花点时间学习“活着”

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是让我们看清,自己在这个心灵舞台上到底有哪些角色,它的性质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给我们带来的结果和启示有哪些?

对此做一番评估,并逐一认清。

有一种完全不需要奋斗的生活方式,就像一朵百合,一朵生长中的花朵,它从不奋斗,它只是纯然地活着。

它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完善。

但是从来没有人这样教导过我们。

然后就会知道,哪些是我们要发展的,哪些是我们要解决的。

从而对生命做出主动选择,而不是不由自主地被操作,被控制。

对未知的敞开:一种对生命的根本敬畏

很多人在生命里,不断地追求稳定,然后发现,稳定了似乎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幸福。

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追求错了吗?

因为,稳定根本就不存在,变才是真相,也是生活的真相。

稳定,是内在缺乏安全感的表现,稳定也是来自假我的思想。

如果你认为,稳定就是幸福,那也许只是生命去体验不幸的一个开始。

我们的社会身份和角色不同,我们所擅长的不同,我们的经历不同,我们走过的路不同,但我们都在寻找。

我们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有自己的不妥协和坚定。

仓央嘉措曾在诗中写道: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的确,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场单程旅行。

虽然过程未知,风景不同,但已知的是,我们都有同一个结局。

无论如何,未来都会来

我们似乎总会在某一年,爆发性地长大,爆发性地觉悟,爆发性地知道某个真相,让原本没有什么意义的时间的刻度,成了一道分界线。

你就是你自己,无论个体的生命此生带着多么深重的故事而来,我们都拥有极大的可能性,去活出灵魂的高贵。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吴孟达的去世,让我思考人为什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