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一本<<朗读者>>

用晚上的值班时间一口气听完了一整本书,平时都是早上起床梳洗时便打开听的,我的速度算比较快 。本来十天读完一本书,被我四五天就读完了,感觉这种方式挺适合自己的。一方面可以做着自己的事,另一方面可以听着书里面的故事,挺好的。

尤其对于我这种在嘈杂环境下无法看书的人很适合。

<<朗读者>>主要讲的是德国纳粹时期一个15岁少年和35岁的中年妇女之间的感情故事。之所以不用爱情,是因为我觉得爱情不足以来体现他们的相处模式和感觉。

由于自我的偏见,从开始听到简介的时候本不打算继续的 。但出于好奇心,想着是怎样的缘分能让相差20岁的一对男女纠缠一生。

我承认当书读到一半的章节的时候,我还是偏执的认为15岁的米夏只是有恋母情结,正是处于一个对性充满了未知与好奇的阶段。而35岁的汉娜只是长期过着枯燥乏味的大龄离婚女的生活,对于一个自愿与自己发生关系的年轻肉体又何乐而不为呢?

只想说自己真的很无知,因为当我越发对后面发生的事情产生浓厚兴趣时,我就越能理解他们。

没有谁会为了一个跟自己母亲一般大的人想长相厮守,更没有人正当风华,放弃一大片森林而冒险与一个未成年人缠绵。

他们在一起再纯粹不过了,喜欢彼此,跟对方在一起很开心很舒适。这难道不是我们跟另一半一直所追求的相处模式吗?

即使分开那么多年,米夏一直没忘记她。记得她的一颦一笑,一个动作,身体的味道和声音,他始终记得她的一切。

而她,当多年以后出狱的当天凌晨自缢的小牢房里,始终有他的过往。

一张他毕业时拍的照片足矣说明一切,不在同一个城市的她,不识字的她,是如何做到在一张不起眼的报纸上的毕业照呢!

就如书名一般<<朗读者>>,为何汉娜在纳粹营做看守时,每天坚持让监狱里的年轻女孩朗读给她听,应该只有米夏才知道吧!

也许在后来十几年的牢狱生活中,能陪伴汉娜的就是米夏定期寄给她自己录下的朗读磁带吧!

不知为何,还没听到结局时,我就已经能猜到最后会是怎样。不是因为我有多幸运能在各种结局中猜中这一个,而是我在听着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的把自己当成了汉娜。

我懂她的落寞,我懂她的怯懦,我也懂她为何会在出狱的前一刻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怕自己已迟暮而米夏还年壮,她怕经过几十年的变化,自己所认识的一切事物都发生了改变,她怕面对曾经被囚于牢狱中的幸存者,她更怕的是米夏没有以前那么爱她。

她害怕这一切等自己出去之后都要面对,就像当时在法庭之上,仅仅只是为了不愿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而认罪一样。她有自己的骄傲和自尊,她有自己想要守护和逃避的内心,不被任何人看到。

如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样,在里面已经坐了一辈子牢的老人,等真到出狱时反而不知道该如何生存下去了,他的一切被制式化,也早已习惯了里面所有的一切。最后放他出来时反而不适应了,最后选择了自杀。

我虽然无法感受到他们做那个决定的当下是如何想的,但我能理解他们,相信他们只是想让另一种的自己存留于世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完了一本<<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