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1.其实李玩一开始就打算选英语小组的,看起来一直以来和父亲有矛盾,不愿意轻易示弱,其实是想要用故意跟他对着干的方式来争取到他的时间,博得他的关注。只可惜父亲听不懂这种爱的语言,只是用着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次又一次伤害李玩:

片头李玩的独白:“如果选了物理小组,也会想回去改的,还有物理老头也不喜欢我,而且天文组好像没有我们班同学。没有选物理小组,也可以参加物理竞赛嘛。”

图片发自App


2.当你开始向世界上本该和你最亲近的人很认真地道谢时,你们之间的距离却很难再拉近了:

我一直以为,最温馨的家庭,应该是无论一个人年纪多大了,在外如何雷厉风行叱咤风云,在孩子面前如何严格坚强,当她回到家里,回到父母身边,依然可以像个孩子一样撒娇,毫无防备之心,毫无愧疚之情。

而李玩对父亲那句真诚的道谢,真的很让人心碎。那意味着她降低了对爸爸的期望,同时,也不会再毫无保留付出自己的信任和爱了。他这时候应该心痛才是。

3.父亲的双重标准:

李玩自己喝酒时,父亲骂她打她。父亲在酒桌上应酬、讨领导欢心时,就拉着李玩陪酒。

孩子的世界尚且纯粹,前后的标准不一,很容易让她得到一个荒谬的结论——

讨领导欢心>爸爸的权威>孩子的自主权。

4.奶奶不愿意告诉李玩弟弟出生,不是照顾她的感受,只是怕麻烦:

影片的开头弟弟就出生了,其实父亲是想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李玩的,好让她和弟弟从小建立感情,可是这时候奶奶,却一改一直以来慈眉善目、小心翼翼的形象,用着一种不容反驳的语气厉声说道:“不急,等娃娃高兴了再说。”父亲看她一下子这么严肃,便不敢出声了。

看起来奶奶像是担心李玩,其实只是怕麻烦,怕李玩又闹脾气,分散了父亲的很多注意力,于是就瞒着。

等到弟弟长到可以溜冰的年纪,才“被通知”说你有个弟弟了。有谁真正尊重了李玩、把她当作一个家庭成员了呢?在“被通知”之后被带到弟弟的生日宴会,也只是被晾到一边。有谁真正在意李玩的感受吗?

图片发自App

5.父亲其实并不爱后妈:

从头到尾,父亲对后妈的态度都是冷冷的、淡淡的,好像他们的关系,只有一个儿子在其中联系着。虽然说出来有点别扭,但给我的感觉后妈在父亲眼中很可能只是个生育的工具。

另外,而在结尾的时候,只不过是李玩的母亲来了一个电话,跟他说了几句话,再加上李玩简单的一个问题,“你和妈妈是怎么认识的啊”,就瞬间哭得溃不成军,尴尬地在女儿面前暴露出自己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由此可见,父亲对于母亲依旧是念念不忘的。写到这里,突然很心疼他。

6.李玩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理性:

在听到李堂用“大家都喜欢他”、“我总得喜欢谁吧”作为欣赏那个男生的理由,李玩觉得这不可思议。在男生缓缓靠近自己,想用猝不及防的吻来复制令无数少女心向往之的偶像剧时,李玩缩回了身子,“我的确想要安慰,但不是这样的安慰。”

想想啊,她才13岁,还如此孤独、无人理解,却如此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想要一段苟且的恋爱。

再回头看看有多少成年人,因为寂寞空虚冷,而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真是让人惭愧。

图片发自App


7.成长就是“被驯化”,更糟糕的是,当年被驯化的人极可能摇身变成驯化别人的人:

李玩在几次反抗父权之后,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她学会了听话,变得懂事了。父亲完成了“驯化”过程,满意地说:“你长大了。”而李玩也慢慢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是合理的,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于是,在影片的结尾,她看着弟弟开始“被驯化”的时候,表情是平静的,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

在开头李玩的独白里有这么一句话:“人在夏天很难记起冬天有多冷,到了冬天又忘了夏天有多热。”同样的,李玩“长大”了,于是忘记了自己在青春时被粗暴对待的伤痛,忘记了自己曾经苦苦追问“什么是真正的大人”,或许二十年后,她会用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下一代。这玩意儿像是基因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图片发自App


8.爱是人类需要用一生去学习的学问:

父亲在家暴后说,“我打你,是因为我爱你”。

爷爷丢了爱因斯坦死不认错,不帮着去找回来,最后用一个谎言来弥补错误。

奶奶知道李玩喝牛奶会吐,还是要递上一碗。

男生忍痛在脖子上纹上了李玩的名字,在李玩伤心难过的时候想要吻她。

图片发自App

他们都觉得那是爱,但是最后所有的爱无一例外,都变成了伤害。因为没有尊重和理解,爱就是一把利刃。

爱是人类需要用一生去学习的学问,在学会之前,请不要轻言爱。

请不要把爱弄得如此廉价,请不要把爱弄得遍地都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狗十三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