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不读文学史便不能读懂文学。文学产生之背景,受先代文学之影响,对后世文学之影响,不理解便不能称了解一代之文学。

现就中国古代近代诗词的发展,按照朝代顺序,做一个极为简单的梳理,旨在引导新人读诗词之门路。由于本人水平较低,不掺入太多个人的看法。


先秦:

在《诗经》前,有大量的歌谣,亦归入诗词。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为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此为中国古代诗歌之萌芽。

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编定成书,收305篇。《诗经》之后,抒情诗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创立之比兴手法为后代广泛继承;《诗经》亦为四言诗之典范。

战国末年,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立了楚辞,作《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等。《离骚》体现的屈原坚持真理,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楚辞创造了新的诗歌样式,在句式和结构上都比《诗经》更为自由;楚辞中的浪漫色彩和神话形象展现的美学特征,为后世继承;楚辞开创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比喻成为后世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

以上为中国诗歌之源头。


两汉:

秦无文学,仅李斯之碑文可观。

两汉文学的主流是辞赋,诗词尚未成熟。唐山夫人有《安世房中歌》,古奥端庄,近于诗经之雅。汉武帝是帝王中擅文学第一人,有《秋风辞》。《柏梁诗》为联句诗之滥觞,后人考证非汉武帝作,为托名伪作。后有李陵苏武五言诗,亦后世诗歌一大源头,有人认为其过于成熟,为后世托名。现录两首。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踯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两汉所盛为乐府诗,其中有大量民歌,相当一部分是五言诗。如《艳歌罗敷行》、《孔雀东南飞》。

从东汉开始,五言诗得到很大发展,逐渐取代四言诗成为主流。

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然为文人五言诗之始。秦嘉《赠妇诗》、张衡《同声歌》,可见五言诗之发展。汉桓帝之后,朝局动荡,催生了衰世之文学。郦炎《见志诗》、赵壹《疾邪诗》、蔡邕《翠鸟诗》等。现录蔡邕诗。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东汉末出《古诗十九首》,后世推崇,学古体无不从十九首入者。现录两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汉以后,诗人较多,密度增大,于重要诗人,备注其生卒年、字号及后世称谓。

魏:

汉分三国,蜀吴无诗。建安七子、曹操实为汉人,依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归入魏。

所谓建安风骨,三曹为首。

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诗源于汉乐府,本人之胸怀,催成其古朴苍劲之诗风。生年较早,实为建安文学之开创者。其子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诗风别于其父。“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沈德潜《古诗源》)可为脚注。其《燕歌行》为现存最早之文人七言诗,现录于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丕弟曹植(192~232,字子建,世称陈王、陈思王)为建安文学之最上者。为大力创作五言诗第一人,在曹植身上,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之转变。其诗“五色相宜,八音朗畅。”(同上),钟嵘《诗品》以为南梁前最上者。现录《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曹之外有七子,“七子之冠冕”王粲(177~217,字仲宣)与曹植并称曹王。刘桢(179~217,字公干)与曹植并称曹刘。又有应玚、阮瑀、徐干、孔融、陈琳,合为建安七子,诗多乱离之感。又有蔡琰《悲愤诗》,堪称诗史。

至魏正始年间(240~249),有阮籍、嵇康。

阮籍(210~263,字嗣宗,世称阮步兵),有《咏怀八十二首》。隐约曲折,寄托深远,对后世影响重大。现录一首。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亦见于语文选修部分。

嵇康(224~263,字叔夜,世称嵇中散),长于四言,有《赠秀才入军十八首》现录一首。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西晋:

两晋诗坛大有不同,今分论。

西晋统治时间短,西晋诗人多生活于晋武帝时期。

陆机(261~303,字士衡),潘岳(247~300,字安仁)是太康诗风之代表,其文辞繁缛华丽,现录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左思(字太冲)开咏史诗咏怀之先河,“创成一体,垂式千秋”(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现录一首。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此外有陆云、张华、张载、张协等。


东晋:

刘琨(271~318,字越石)英雄失路,风格雄峻。

郭璞(276~324,字景纯),有《游仙诗》,寄托之意与左思异曲同工。

东晋诗坛长时间为玄言诗占据,其本身价值不高,玄言诗作家有孙绰、许询、支遁等。

两晋诗坛最上者为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陶诗题材丰富,一以自然。现录《停云》、《答庞参军》。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