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七讲

    这本书已读完,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解读是很透彻和精彩的,华人里再难找出有这么深厚功力的人来吧。可惜自己文学素养有限,只能试着去提炼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因部分内容在叶嘉莹先生另外几本讲词的书中都有提及。我就不重复再写了,见前三周的读书笔记。关于这本书我重点介绍四部分。

      第一,关于词的发展历程,这部分在叶嘉莹先生的南宋词选讲中,我已经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下面谈谈词的美的特质,“词之为体,要瞄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叶嘉莹先生用晚清遗民陈曾寿的《浣溪沙》做例子,“目成”出自《楚辞》的《九歌》。“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说是在祭祀的大厅里虽然有这么多美人,可是那降临的神仙只对我看了一眼,我们两个就一见倾心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目成心许”啊!所以“目成”这个词是包含着很深的很专一的情感在里面的。“天水碧”,是南唐李后主的歌女们意外用露水浸染出的一种丝绸,而“天水”又指赵姓的所在地,“碧”又同音“逼”,暗指南唐将要亡于宋。“缱绻”都是绞丝边,都是缠绵不断的,都是双声叠韵,那就是他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啊。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微妙的,如果用诗来写就会太落实了。这首短短的词就有着作者说不完的意思,给读者丰富的联想。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一首词是典雅的还是淫靡的,在它的精神,不在它的外貌。同样都是写的美女,欧阳炯的“胸前如雪脸如莲”。写的就是肉体上的美色和肉欲。而欧阳修的“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供丝争乱”。当一个美女醒悟到自己的美好的时候,这美好却不能投注,这美好的价值不能够实现。这在表面上说的是女子,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它隐藏着很深很丰富的男子的不得志的感情。叶嘉莹先生称之为——双重性别的作用。

    南唐中后主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王国维为什么在南唐中后主的这句中看到了屈原的离骚中“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慨。因为这里有一个双重语境,整个南唐的大环境是朝不保夕,是“天水碧”呀。“美人迟暮”是屈原的悲哀,“众芳芜秽”是楚国的悲哀。而南唐的局势也是如此,南唐中后主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无意间流露了出来,而王国维敏锐地察觉了出了这一点。

词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把遮蔽在你眼前的社会上这一切吸引的诱惑都超越过去,你要有这种超越的精神,你才能看到高远的理想;你才不是为个人的、世俗的、一己的得失而生活。光有这个还不够,你还要有第二种境界。“衣袋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你要追求大事业、大学问,就要像陶渊明那样忍受饥寒交迫的痛苦,你要有坚毅的能够忍耐的一种毅力。当然并不是所有追求的人一定能得到,你一定要有宁可为它牺牲的准备。不过,最理想的当然还是完成你的追求了,所以王国维说完成的最后一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说我追求了一辈子,忽然有一天我恍然大悟,我得到了。得到的这个东西不一定是外在的名利禄位,而是真正在内心之中达到了一种自足的、自我实现的境界。

王国维对词人的点评

      “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而不喜《花间》。宋喜同叔、永叔、子瞻、少游,而不喜美成。南宋只爱稼轩一人,而最恶梦窗、玉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晚唐五代的词人和南北宋的词人都有点评。叶嘉莹先生在她的其他讲南北宋词的书里对王国维点评南北宋词人的看法有着更详细的诠释,特别是这本书里未曾过多着墨的辛弃疾(稼轩)和苏轼。这里我重点谈晚唐五代的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后主四家的词。五代词的风格是什么呢?是伤春怨别。这四位词人各有什么特点呢?温庭筠是只写名物,写美感,写形象,而不作感情的直接表达;“惊塞燕,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韦庄是直接写感情:“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都是直抒感情。而且韦庄直抒感情的时候,写得很劲直,很真切,话说得很有力量,所以他给人一种直接的感动。而冯延巳的词不像韦庄的词那样受到具体人物情事的拘束和限制。“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镜子代表什么?代表一种反省、一种自觉。明明知道这样喝酒不好,这里有一种不得已之情。明知道国家要亡,我也知道我已经为了这个而忧虑到朱颜消瘦,可是我不能逃避,不能退缩,我也不想推辞。所以王国维说冯延巳的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冯延巳的词已经不是《花间集》里狭窄的酒筵歌席间的美女和爱情了。他虽然表面上也是伤春,可是里边却涵盖了很多比伤春更深的东西。

      李后主所写的,不仅不再是歌辞之词的狭隘的美女跟爱情,也超越了冯延巳那种内心的惆怅和忧患,而是把我们古今所有人类都打在这一片大网之中的无常的悲慨。这就是王国维说的“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还说李后主“始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是从李后主开始,小词才慢慢地脱离了歌辞之词的这个阶段,而走向抒情言志。也就是诗人开始用词这种体裁来写自己的悲哀,写自己的感情,把为歌女代言的歌辞,变成了自我抒情的诗歌。这是李后主的一个最大的开拓。

      这本书里很多内容都与叶嘉莹讲词的相关的书籍中都有重复,当然重复的东西说明也是重要的东西值得被一再说起。读来并不费劲,可是要自己提炼还是很费脑力,书读完了,但对诗词的学习和热爱还需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词话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