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三类学生

从学习状态来区分,同学们大概能分成三类。第一类,毫无兴趣,百无聊赖,等待下课。第二类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找不到乐趣,机械记忆。第三类,有乐趣,能够调动之前已有的知识,进行知识的串联,同时提出很多创造性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三类同学的成长轨迹大致描绘一下。

第一类,从小,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过早的进入到了教室紧张的学习中,在气闷的教室累的精疲力竭,盼望着下课。

同时,老师与家长的不理解,更是让其对学习产生抵触。意志的培养,就是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自我监督开始的。可想而知,必然也没有自律的保证,恶性循环。

第二类,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拼命的记忆,因此往往这类学生容易疲惫,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过度的有意调用,必然导致不自觉的分心,因此加深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印象,之后用更加努力的记忆来弥补,缺乏了兴趣与思考,可想而知,结果也不会太好。

因为在学校已经疲惫不堪,因此回到家往往不愿意说话,冷漠,或者容易发怒。

第三类同学是自身,家庭,老师,三方努力才可能成就的。首先作为老师,课堂上一定不会满堂灌,有张有弛,呼吸得当。吸是吸收知识,呼是思考,消化知识后的输出,因此不会特别累,还会有成长的满足。家庭呢,会营造出学习的宽松环境。

就像是一颗种子要发芽,老师负责浇灌,而家庭,则提供次要的养分(比如丰富的书籍,旅行,周末的户外活动,定期的家庭交流等),而作为孩子,那就是努力吸收水分和养分,开心茁壮的成长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上的三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