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先天禀赋(和后天教养)的证据。
心理学,一派主张先天和遗传,一派相信教养和后天习得。发展心理学的分歧更大,社会化研究者站在教养学说一边,行为遗传学家则站在遗传学说一边。
基因有制造身体和大脑的智力基因决定人们的相貌,大脑的结构和化学成分,身体上的遗传表现是执行基因指令的结果,作者把它叫做直接基因效应。直接基因效应也会产生自身的后果,作者把它叫做间接基因效应,也就是基因效应的效应。一个长相漂亮的孩子往往会赢得父母的宠爱,朋友的羡慕,这是间接基因效应。
第三章 先天禀赋,后天教养,抑或两者都不是。出生顺序效应就好像是你眼角的余光看到的东西,当你定睛凝视时,它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将教养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专制型,放纵型和权威型。作者称之为太严型,太松型,正好型。
父母并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除了家庭环境之外,孩子还有其他的生活环境,这些环境对孩子来说可能更重要。
第4章分离的世界。
人们一般不会将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除非新情景与旧情景很相似。像灰姑娘一样,大多数孩子至少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及家里面和家以外的世界,每一个环境有各自的行为规范和奖惩规则。
孩子通常由于其他孩子交流的强烈愿望,这是学习新的语言的强大动机。移民的孩子在家说母语,在外说第二语言,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中的代码转换。代码转换就像大脑中两个独立的存储器,每一个存储器都装有在一个特定情境下学的东西。
第5章不同时代,不同地域。
教养假设相信专心投入的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假如没有负罪感,不考虑你的教养方式如何长久的影响你孩子脆弱的心灵,孩子教养对家长来说并不难。
第6章人的本性。
先天禀赋相对于后天教养来说有两种意义,第1种意义在人们为什么各不同这样的问题中,第2种意义指我们之间的相似性:为什么人们都是相同的?
这需要回顾人类演化的历史。
人类大脑首先是处理社会环境的器官,处理物质环境是第2个任务,所以我们在处理模棱两可或棘手的事情时,有一个默认的模式,即我们尝试与这些模棱两可的事情进行社会化互动,我们将他们拟人化。
语言的一个功能是传承文化。教养假设认为语言是父母传给孩子的,这样假设暗示孩子生下来时脑袋里面空空如也,父母的责任就是把它填满。
父母的过度影响对孩子不会产生长久的好处。理由:1.只向父母学习的倾向,会阻止孩子学习社会中其他人的新思想和新观念。2.没法多样性。3.设计和规划有父母培养孩子是没有演化意义的,因为孩子不一定由双亲来抚养他们。4.父母与孩子利益的冲突。
第7章我们和他们。
以《蝇王》为例,以罗伯斯山洞实验为例。当新的群体行动后,成员们通常会寻找并保留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在群体内部有权力之争和以强凌弱的现象,但一旦另一个群体更强大的敌人出现时,群体内部的斗争就被掩盖下去。
我们对人进行分类是主要使用三个标准。婴儿在一岁之前知道其中的两个,即性别和年龄,第3个标准是种族。
社会心理学家将认为两两个类别之间的差异比实际差异更大的倾向称为组间对照效应。将人们分为两个群体就能产生组建对照效应。分类会增加组件差异降低组内差异。
随着时间的消逝,同一个群体成员之间会变得越来越像,这种倾向叫做“同化”。
人类群体的本质是在没有外部欺侮时,要进行群体内部的分化,群体中成员的分号往往是因为权力之争。
在现代社会中,群体关系依然体现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
习得规范和价值观、规范行为的规则、标准和信念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社会化的描述。
当人们进行自我归类时,他们往往将自己归类到与他们有相似之处的人中。
无论是在狩猎采集社会中,还是在发达社会中,孩子们都是在群体中得到社会化,特纳认为对孩子来说群体是一个具有心理学意义,是他们主观上与与之发生联系的组织,他们还从群体中学到规范行为的规则标准和信念的。
作者把她的理论叫做群体社会化理论。他不仅关于社会化还关注孩子成长经历,如何塑造,改变他们的人格的,用该理论来取代教养假设。
第9章与儿童为伴。
孩子生下来就具有某种特质,他们的基因使他们倾向于发展某种人格,但环境可以改变他们这个环境,不是父母提供的教养环境,而是家庭以外的环境,是孩子与同龄人共享的环境。
孩子的脑海中不是只有一个工作模式,而是有许多工作模式,每一个工作模式对应一种人际关系。
小孩子要做的第1件事是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属于哪一个社会类别,然后他们开始学习这个社会类别中其他成员的行为方式。
孩子群体的游戏规则是“多数裁定原则”: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行为不一致时,那么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社会化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
作者的理论是关于儿童如何社会化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人格如何得到完善的。
不被同辈群体接受,并不意味着某个孩子不认同这个群体。
自我归类带来的最令人困扰的后果是我们不喜欢其他的群体,两个对照群体的组间敌意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是常见现象。
人类群体是在童年中期才开始真正发挥作用,最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童年中期这个时期,孩子实现了社会化,人格正在发生永久性的变化。
公众人格是孩子在家庭以外表现出来的一种人格,正是这种人格逐渐发展为成年人人格。
能不能跟你稍微环境的不同有时将自己归类于我们有时归类为我。当群体显著性变得明显时,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最受关注的群体中的一员,当群体显著性不明显时,他们就会把自己看作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大多数时间他们不会这么绝对大多数人会有理我们和我两者的灰色地带。
注意力结构。在注意力结构上层的人是有下层人梦寐以求的特权,他们是革新者,不是追随者。
在同辈群体中地位的高低对一个人的人格产生永久的影响,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通常自尊水平很低,而且不安全感永远不会完全消失。
社会比较是一个将你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的术语。儿童中期是孩子角色模式化的重要时期,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的角色是他们自行选择的,有的是其他人强加给他们的。
孩子对学业的态度受他所在群体的影响。加入不同的圈子,进入良性或恶性的循环。马太效应。
第9章文化传承。
什么是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他定义为由父母向孩子传承了系统化的习得行为。它包括各种社会行为,包括各种机能,包括知道如何使用当地的语言,包括一些观念等。
当外面的文化与家庭文化不一样时,外面的文化往往是赢家。
作者的理论结合了三个不同领域的研究及社会化人格发展和文化传承,所有这些都以同一方式发生在同一地点,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他们性格的地方,是决定他们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地方。
小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小孩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文化是这样传承下来的:从父母同辈群体到孩子同辈群体,而不是父母直接传递给孩子的。
孩子文化延续下去的方式跟成年人文化延续的方式一样:新成员从老成员身上学习文化并使之传承下去。
第10章性别规则。
他们不认同自己的父母,而认同与他们一样的其他孩子。
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男孩表现的更强悍,女孩则表现的更友好。
如果女孩跟男孩一起玩的话,通常他们得遵守男孩的规律。
第11章孩子们的学校。
老师有权利和责任,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整个群体的孩子,他们可以影响这些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并且他们对孩子影响力是持久的,他们在家庭以外的世界里影响着孩子,在这个世界里孩子将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老师将学生分为阅读能力强和阅读能力,一般的两个组是强的会变得更强,一般的会变得更差,这是组间对照效应在起作用,两个组会逐渐发展出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态度。
学生群体联盟的形成,通常基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
群体都有领导者,领导者不一定是该群体的成员,群体可以受到来自内部和外在的影响,尽管老师不是群体成员,但他可以是影响某一群体的领导者。
领导者有三种方式影响群体。第一,一个领导者可以影响某一个群体的行为规范。第二,一名领导者决定某个群体的界限,我们是谁?他们是谁?第三,一名领导者明确某一群体的刻板印象。
一位真正有才华的教师,同时具有以上三种领导能力。一位真正有才华的教师,能阻止班上的学生4分五裂,将全班学生凝练成“我们”——把自己当做学者的“我们”,把自己当做能干勤奋的“我们”。让班上的孩子觉得自己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类别中,“一群正在执行一项艰巨的秘密行动的英勇战士” 即使他们毕业后,这种自我规律还一直在影响着他们。
当老师最难的一点不是让学生随波逐流,而是要说服他们逆流而上。
文化是通过同辈群体,而不是家庭代代相传的,儿童习得同龄人的语言和文化,而不是父母或老师的文化。
大多数孩子不用创造文化,他们可以利用从父母那习得的文化,加以更新以适合自己更加有知识的品味。
领导者可以将人们聚集起来,也可以将他们拆散。如今老师经常做的事情是出于好心,让学生越来越意识到他们可以分成不同的社会类别。我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要加强调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要降低这种差异,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设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他们凝聚起来。
第12章长大成人。
群体社会化理论的大意是 ,孩子认同他们的同伴,并依据所在群体的社会行为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群体对照使他们采取与其他群体不同的行为。
小孩不是改变文化的人,他们还在摸索和学习,他们还不够独立。大人也不是改变文化的人,他们是维持现状的人。改变文化的人是十几到二十几岁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群体,群体意识使他们想与父母和教师有所不同。
童年是同化的时期,是孩子像同龄同性别的人学习同样行为的时期,这是他们社会化的方式。童年也是分化的时期。通过与群体内成员与其或其他同龄同性别的孩子比较,孩子得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长相漂亮还是相貌平平?是强悍还是软弱?是敏捷还是迟缓。当他们进入下一个年龄类别时,他们就会将这些理解一起带过去。
第13章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
离婚对孩子不好,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惩罚,第2孩子要搬到新的地方去,第三增加他们遭受身体虐待的风险,第四离婚破坏了孩子的个人关系。
全世界的父母都会使用体罚,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解除各种教养专家加诸到父母身上的负罪感。
第14章父母能做什么?
父母影响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他们也为孩子提供知识和训练,让孩子走出家门后能应付外面的世界。
孩子在家里学不到的是:如何在公共场合行为得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在同辈群体中学到。
只有当同一性别的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才能形成群体意识三个或三个以上。如果孩子意识到同辈的重要性的话,他们也许会努力让自己的孩子交一些朋友。
高期待具有感染力。
不加选择的表扬,可能会助长孩子的自恋情绪。
演化是一个既有胡萝卜又有大棒的过程。
责怪父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父母是最容易被击中的目标。
我们以为自己可以让孩子成为我们理想中的人,这完全是一种错觉,放弃吧,孩子不是一张空白的画布,父母可以在上面描绘自己的梦想。
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会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第15章接受拷问的教养假设。
教养假设是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华生和斯金纳)的产物。也是一个文化的产物,这个文化的座右铭是:“我们可以战无不胜”。
研究者没有找到出生顺序效应和独生子女效应,这两个令人失望的发现,击倒了支撑教养假设的最后一根支柱。
5个错误的观念。孩子是如何被他们的成长体验塑造的?第1个错误与孩子的环境有关。第2个错误与社会化的本质有关。社会化不是大人对小孩做的事情,而是小孩对自己做的事。第3个错误与学习的本质有关。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体验。第4个错误与遗传的本质有关。第5个错误是忽视了我们的演化史,忽视了百万年来我们的祖先群居的事实。因为群体的存在才没有才使没有毒牙和利爪的柔弱人类得以在豺狼猛兽横行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食人动物不是人类祖先最大的敌人,人类最危险的敌人是其他拳击的人,这种情形直到今天依旧如此。
在童年时期孩子学英语,他同龄同性别孩子的行为社会化是改变自身的行为,与同一社会类别中其他成员的行为相适应的过程。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的体验,有助于孩子形成终生的人格特质,群体社会化理论的假设是,如果我们让孩子在家庭以外(学校和社区)的生活保持不变,让所有家长撤离,那么这些孩子会成长为与其他人一样的大人。
人类大脑中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部门处理社会行为,一个与个人关系有关,另一个与群体有关系。
在童年时期,我们与同龄人的体验和我们在家里与父母的体验,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但是侧重点不同。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纽带会连接一辈子,我们无数次的吻别父母,但不会与他们失去联系,每次回家都会把我们带入家庭回忆之中,然而我们童年的朋友都消失了,我们也忘记了操场上发生的一切。
当你想到童年,就会想到父母,你只会怪罪负责处理关系的心智部门,因为它唤起了太多的思绪和记忆,至于你有什么不对劲,不要怪罪你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