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烹饪,就像学会了一种超强的治愈魔法

最初,迷恋电影《小森林》是因为有一阵子,尤其喜欢自己下厨,喜欢尝试自己去做很多有趣的食物。学着电影女主市子的样子,醉心于做廉价但却质朴的食物,一边填饱肚子,一边体会自己下厨的微微疲累后得以安稳饱餐的满足感,好似所有的不开心,都在那一刻被食物的香气所治愈。

1吃早饭,是能抻长时光的魔法

醉心烹饪的那段时间我已独居大概有一年,身在京都,做一份收入微薄但却并不忙碌的工作,勉强地在京都漂着,似乎跟大多数斗志昂扬的北漂不同,我更喜欢过得顺心一点,于是,我用我的一半的微薄的工资租了间有大阳台的小屋子,每天和太阳一同醒来,然后去厨房,给自己做顿像样的早饭。

我的锅具还算齐全,蒸炸煎炖煮,不在话下,早饭也换着花样做,有时是油条煎蛋,有时是南瓜粥,有时是一碗煮面,用各色的菜蔬点缀,橙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菠菜,金灿的玉米粒,斑斓的色彩点燃了视觉,新鲜的食物唤醒了味觉,灵魂也在饱餐之后,能量得以充沛。

早起的好处多多,你会有大把的时间,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把早饭细嚼慢咽地吞进肚子,享受晨光,享受食物的香气,等待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能量。

倘若你晚起了那么半个多小时,去吃街边的早餐,大抵除了狼吞虎咽,还要和着路边的尘土和汽车尾气,匆匆忙忙,从晨起开始,就开始疲于奔命。

2你有好好吃饭吗

每次看日剧,但凡有吃饭桥段的时候,日本人都会会双手合十,虔诚地说一句:那么我要开动了。好似在告诉食物,我要开始汲取你的营养了。

日本对待食物的这种态度,大概就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对食物的真切的感恩。感谢它牺牲自己养活自己的身体。

它们对待食物的这种虔诚和感恩,总让人动容,尽管那是日本的饮食文化,我们也不必为了动容就去盲目模仿,在中国同样也有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灶王爷在民间也是鼎鼎大名需要祭奠的神明。

只是现在,速食快餐似乎成了很多人的不二之选,方便面很快,快餐很快,外卖很方便,大家迅速地解决温饱,迅速地进入到工作状态,马不停蹄,争分夺秒。可能都没有时间把饭嚼得细碎。

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国》大热,似乎又勾起了大家对饮食的热爱,我有一位朋友甚至在自己想吃东西的时候就会看看《舌尖上的中国》来解解馋。其实如果换成是我的话,我可能就张罗着买菜自己下厨了。

对于饭食,大家的确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态度,也有各自的抉择。尽管我会理解没时间好好吃饭的人,但是我还是想说,好好去吃一顿饭食,或者自己下厨做一顿,其实是很治愈的事情。

专注于油温,专注于品尝食物的美好,在百忙之中投得片刻闲暇,其实比靠着香烟和咖啡提神,是更靠谱的事情。

我的朋友跟我吐槽,说她最近几年突然喜欢上了面食,爱吃软烂的米饭,稍微硬一些就会觉得胃疼。

朋友是个很结实的小胖胖,对于吃,她似乎还是比较在意的,一日三餐也是不会落下,可就是这样,还是伤了胃。

很庆幸,尽管我也独居过两年,但是我的饭食大多都是自己做的,简单一点,却也是健康不止一点。

烹饪是解压的魔法是治愈的魔法也是健康的魔法。

3烹饪带来的附加美好。

    记得以前住宿舍的时候,大家都爱买个变压插排,然后偷偷煮小火锅吃。我们寝室的姑娘大都爱下厨,毕业了一起租房的时候,常常会下厨自己做好吃的。

记得有一次大家想做拍黄瓜,可是新搬的家里没有大的菜刀,同居的姑娘发了狠,把菜板按在墙上,洗好了手,就这样,对着黄瓜一顿拍。

那道拍黄瓜吃得我印象深刻,从此姑娘也又多了一道拿手菜,就叫做:徒手拍黄瓜。

还有一个姑娘,说起做菜,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我们同在京都的那段日子,饭食几乎她一个人包揽,什么麻辣香锅,鸡公煲,韩式鸡爪,千层蛋糕,慕斯蛋糕,总是有新花样。

她从她的住地赶到我们的住地大概一个小时路程,还常常自带工具设备和材料来,一到屋里先两个屋子串一遍,然后就蹦到厨房,准备做饭,就像个小陀螺一样。

京都的夏天很热,但开灶做饭,大汗淋漓也依旧乐此不疲。

后来我因为工作原因搬走了,再后来我们甚至离散得更远,不在一个城市,一个省市,甚至是一个国家。再后来,我们还是会时不时谈起那段日子,怀念啊,无比的怀念。

烹饪,能把自己喂饱,能把朋友喂好,能治愈伤心,能黏住记忆,就像起万能的魔法,也是人人都能学会的魔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烹饪,就像学会了一种超强的治愈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