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位成年的科学家,像一岁半到四岁的孩子那么好奇。然而,大人却把这种旺盛的好奇心,误解为注意力无法集中。
我们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却不一定真正了解他们。许多人把学习与接受教育,这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混为一谈。因此,儿童到了六岁才开始正规的学校教育,我们也以为六岁以后才开始一生的学习过程。事实上,从出生之后,学习就不曾间断;在六岁的学龄以前,孩子已经吸收了大量、甚至此往后的一生中更多的讯息。
六岁以前的幼儿,对于自己和家庭已经有基本的了解;他认识邻居,也知道彼此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学会两种以上的语言。(六岁以后,想要真正学好一种语言都非常困难)。
这些都在他走进学校教室以前就发生了。几年之间,学习的过程快速地进行著,只要适当地鼓励,就能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相反地,如果我们刻意阻止,则会彻底破坏孩子的求知欲;最简单的方法是,阻隔孩子接触资讯的管道。
我们曾经听说过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白痴一直被关在阁楼里,用线条锁在床边,到了十三岁才被人发现。或许他天生就是一个白痴,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因为他被锁住,没有任何学习的机会,所以才会变成白痴:
限制孩子的学习,会降低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成就,这种情形举目皆是。我们应该尽量给孩子各种吸收知识的机会,激发他的学习能力,同时不断地给予鼓励。
有许多例子告诉我们,父母有计划地给孩子学习的机会,例如提早教他们阅读,或是学习才艺,大多有很好的成果。这些孩子不但自信、快乐、身心健全,智商也高于一般的孩子。他们并非天资优异,也并末接受特殊的教育,而是父母让他们从幼年开始,不断地接触大量的讯息。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一再强调,必须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热衷。古希伯来人把饼乾作成希伯来文的字母,孩子必须认得那些字母,才能吃到饼乾;他们也用蜂蜜把字母写在石板上,孩子先念出字母,再把蜂蜜舔乾净。
“这些字母就会甜在他的心里”。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岁半的孩子,看看他整天都在做些什么。没有人受得了他,因为他太好奇了,什么都想尝试。他打碎电灯、倒掉咖啡、把手指头伸进插头里、还撕烂报纸。这是他非常自然的学习方式,用眼睛看、耳朵听、闻闻气味、尝一尝味道,所有的感官都派上用场。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幸免,接著他会想到外面去,探索更丰富的世界。他一直
努力在学习,我们则努力地阻止他学习,因为代价太昂贵了。
于是父母想出几种方法,应付小孩子惊人的好奇心。第一种方法是,给孩子摔不坏的安全玩具,颜色鲜艳,还会发出声音。孩子一拿到玩具,立刻会好奇地看一看、摸一摸、咬一咬(颜料是无毒的)、大概用了九十秒的时间,他对这个玩具已经很了解了,就会丢在一旁,继续看装玩具的盒子。盒子和玩具一样有趣,甚至此玩具更有趣,因为他可以随意弄坏盒子。
孩子的注意力非常短暂,他们的本性是好动的,于是第二种方法是,把孩子关在婴儿车内。我们应该承认,婴儿车其实是为大人买的。有一则漫画是,妈妈坐在婴儿车里看书,一群孩子在婴儿车外面玩,不会吵到她。除了博君一笑之外,作者还有另外一层寓意: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可以学得更多。
使用婴儿车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却很少有父母警觉到这一点。婴儿车剥夺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限制肢体的活动,使他无法爬行(正常发育的重要过程),间接阻碍了视觉的发育与手、眼协调的功能。
父母理直气壮地认为婴儿车可以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咬坏电线,或是从楼梯上摔下来。其实是让父母偷懒,不必时时注意孩子是否安全。
婴儿车阻碍孩子的学习,比安全玩具更甚。妈妈丢进去给他的玩具,每一项都只有九十秒钟的兴趣,然后他就会把东西丢出来。
限制孩子的活动,不让他破坏东西(其实是孩子的一种学习的方式),使孩子在肢体、情绪及教育等各方面的学习都处于真空。
这样总比让孩子打破电灯好,是吗?正好相反。那只表示我们毫不尊重孩子的求知欲,他多么想学会所有的东西,愈快愈好。
两个读幼稚园的五岁小男孩,有一天在校园里,看到飞机从头顶掠过。其中一个说,飞机是超音速。另外一个说,不对,翅膀拍得太慢了。这时集合的铃声响了,打断他们的谈话。第一个孩子说:
“不要再说了,我们赶快去穿那些无聊的珠子吧!”
故事虽然夸张,但寓意却很深远。
三岁的孩子整天都有问题。 “爸爸,太阳为什么会发热?”
“人是怎么跑到电视里面去的?”
“妈妈,花为什么会开?”
当孩子表现出对于电子、天文学及生物学的好奇心时,我们通常叫他们不要罗嗉,乖乖到旁边玩自己的玩具;同时也认为他们太小,讲了也听不懂。
大脑的特性在于,你放进愈多东西,它可以储存愈多。九个月到四岁之间,吸收资讯的能力最强。这一段学习的黄金时光一去不返,我们却让孩子整天乾乾净净、安全无虞,学习则一片空白。
讽刺的是,等到孩子年龄渐长,对天文学、物理、生物都没有兴趣时,父母才不断地强调学习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且指责孩子不求上进。
我们都忽略了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游戏。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喜欢上学,但是我们不能把上学和学习混为一谈。上学的孩子不一定都在学习,学习不一定都在学校里。
小学一年级对我而言,好像过了几个世纪了。
老师在上课时,都会要我们坐好、安静、看著老师、注意听讲。她说,这样才能学到东西。一直到高中毕业,我都觉得度日如年。
其实,快乐应该是学习的最高准则,因为学习是一生中最好玩的游戏。你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说,“真好,我又学了好多新的东西。”甚至说,“今天真倒楣,算是学到一点教训。”
孩子的玩和学习很难分辨。
一个脑部受损的三岁男孩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之后,开始学习阅读,这对他的复健有很大的帮助。压抑大脑的某种机能,对于其它的机能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影响;相对地,教幼儿阅读,对他的语言及各项功能都会有帮助。
两个月之后,男孩的父亲高兴地告诉我们以下的故事:
他接受我们的建议,却不相信真的会有用,只是姑且一试。他想,既然要教小儿子认字,就要让他“像在教室里上课一样”。
于是,他在地下室里布置了一间教室,黑板、课桌椅一应俱全。七岁的女儿一看到教室就高兴地大叫,她觉得拥有自己私人的学校,真是太有趣了。
女儿请了五个年龄为三到五岁的邻居小朋友,到他们的“游戏学校”;可以像哥哥姐姐一样地上学,大家都很高兴。整个暑假,他们在这里一星期上五天的课,由七岁的大女儿充当老师,教小朋友们读书。每个孩子都是自愿来上课,一直到九月份女儿的学校开学为止。
结果,这五个邻居小朋友,都学会认字和读书。值得一提的是,三岁的男孩学会认字之后,可以专心地看完一本书,而且懂事多了,不再扯坏电灯。然而,他只有三岁,对于一般的玩具仍然只有九十秒的兴趣。
太奇苗:http://www.tqm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