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

简介

50年来,此书一直疯狂流传于二手书店与地下文学圈。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科伦?麦凯恩将此书列为自己十大挚爱小说之首,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称其是令其爱不释手的五本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未来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观念

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修完他的课后记忆犹新的学生寥寥无几。他死后,几位同事向学校图书馆捐赠了一部中世纪的文献手稿,权当对他的纪念。

上面这段文字是小说的开头,是对斯通纳一生的概括,毫无传奇可言,甚至是失败的一生,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斯通纳,这样的人生是我们很多人一生的写照。但仔细回忆和斟酌书中的文字,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伴着斯通纳走过一生。刚开始有点儿看不进去,平淡沉闷,就像斯通纳这个人。

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 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斯通纳的人生最出彩的部分就是与凯瑟琳发生了一段婚外情,那是灵与肉的结合,很多人一辈子都不见得有这么一次恋爱。最终却因为他的懦弱,而没能坚持走下去,空余遗憾,从此之后,斯通纳活在没有爱的日子里,迅速老去,和死了也没什么两样。

在斯通纳还非常年轻的时候,认为爱情就是一种绝对的存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挺幸运的话,可能会找到入口的路径。成熟后,他又认为爱情是一种虚幻宗教的天堂,人们应该怀着有趣的怀疑态度凝视它,带着一种温柔、熟悉的轻蔑,一种难为情的怀旧感。如今,到了中年,他开始知道,爱情既不是一种优美状态,也非虚幻。他把爱情视为转化的人类行为,一种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一天接一天,被意志、才智和心灵发现、修改的状态。

这本书的确有太多压抑失败感,但行文最后,在斯通纳的最后岁月里,一周,一月,两个月的飞逝时,我莫名的释怀出不止书带来的惆怅。还需要期待么?我反问。在教育主线里,除了学校和家庭,剩下的点点细节,真实的就像夏季甜甜的风。一节一节的失败贯穿斯通纳一生,一丁点有微光的希望也不留。。

这本书确实要需要很多的阅历才能够读懂,我们每个人都像斯通纳一样,我们想要追求更多的东西,却到最后发现自己只能甘于平凡,选择人生,却被人生决定。生而平凡却不甘平庸。自以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可惜自己说被他人主宰。但是在平凡之中透露着不平凡,透着不平庸。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深深地陷入,这无尽的黑暗与悲凉之中。这是一种来自于平凡的无力。

没有什么特别的忐忑和波折。但无力感愈演愈烈——我仿佛突然看到了自己的一生。

与其说它是一本小说,倒不如说,它更像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剧透。是可以给我们生活之外的参考。给我们看看,我们为了生活为了理想选择了一条道路而被迫抛弃的另外无数条道路是什么样子;

他人

小说《斯通纳》的情节简单,写作看上去也中规中矩,文字朴实无华,叙事平铺直陈。故事的主线描写一个普普通通的出生在偏远农村的斯通纳的一生:结婚,生子,工作,退休,衰老,死亡。每一项都是以不幸结束。

这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就像千千万万的我们自己一样,斯通纳生命的前三分之一凭借努力改变了命运,获得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并与当时心仪的女人结婚。然而,人生不仅仅是追求世俗的成功那么简单。他渴望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接近再接近。现实世界并不会让他那么轻而易举地梦想成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失败者。更悲惨的是,我们能看到不幸的来临,而心里很清楚我们对它却无可奈何。

这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 我们为斯通纳不幸的一生落泪,因为这是一曲感同身受的哀歌。

且慢,斯通纳真的是个失败者吗?显然,他的生活比大多数人要好。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充满感情,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工作给他某种特别的身份感,成就了他的自我。斯通纳不想做个单纯拥抱世俗世界的人,于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抵抗”这个无法抵抗的“外面的世界” (包括尝试与之相处和妥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因为他在生命的尽头深刻地体会到了悲伤与喜悦。这难道不是生命的意义?

“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他人

在Stoner对伊迪斯一见钟情的时候其实就可以预见到他们的婚姻注定悲剧。两个人的世界相差极大,很多东西完全无法沟通。爱情可以盲目任性,充满激情,婚姻却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情。何况他们的爱情只是建立在一厢情愿之上。婚姻是要建立在相互了解,信任之上的。选择一个没有爱,不会爱的伴侣共同生活,一起度过漫长的余生,幸福指数可想而知。在麻木压抑的婚姻生活中,Stoner能够继续热爱事业,认真工作,以一种虽然隐忍但并不消沉的方式继续活着,这也是真正可贵的地方。至于他们的女儿格蕾丝,生活在一个父母感情不睦的家庭,对孩子来说会是致命的打击。所以遭遇悲剧也在意料之中。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选择婚姻对象的一个优良传统“门当户对”。其实仔细理解这个词真的不是贬义词,不是传统的封建思想。“门当户对”四个字的背后有大量的经验跟反思作为支撑。两个人的婚姻,在中国的传统中并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生活,而是两个家庭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的融合。所以在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接纳很多人,包容很多事的时候,请先相互了解,更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家庭。如果两个家庭的生活层次差异不大,那么需要磨合,包容,忍耐的相对会少些。如果两个家庭的差异极大,那么为了幸福,请拿出排除千难万难,勇往直前的勇气。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可能获得长久的幸福。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让我深爱的书。这本书的翻译也是一个好翻译,那些深沉的文字在译者的笔下娓娓道来,让人觉得流畅,舒服。这是近一段时间我看到的翻译小说里最好的一本,要给译者大大的赞!我想说,以后有什么好书能不能都找杨向荣翻译?这对读者来说是天大的幸福!

书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用一些文字直击人的内心,让我在午夜两点还欲摆不能,抱着一堆文字默默流泪……看着别人的故事,反观自己。人生有多种可能,不管我们选择了怎样的方式生活下去,都应该坦然,淡然,坚持最初的自己,最真的自己。也许傻,但我就是我。

书摘
伊迪丝迎接的态度好像他不过是个偶尔来访的客人,然后就毫不在乎地飘走了,去忙自己那些无关紧要的活儿了。斯通纳的目光追随着她,但却无法让她看看自己。
你必须记着自己是什么人,你选择要成为什么人,记住你正在从事的东西的重要意义。有很多人类的战争、失败和胜利,很多并非军事之争,历史著作中也没有记载。要记住这个,当你试图决定要做什么的时候。
一场战争不仅仅屠杀掉几千或者几万年轻人。它还屠戮掉一个民族心中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永远不会失而复得。如果一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很快,剩下的就全都是残暴者了,动物,那些我们——你和我以及其他像我们这样的人——在这种污秽中培养出的动物。”他停顿了好长时间,接着又微微笑了笑。“不能请求学者去毁灭他拿出生命去建构的东西。”
有时,沉浸在自己的书本中,他会想到还有那么多东西不知道,还有那么多东西没有读过。他辛苦追求的宁静,当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时间那么少,而要读的东西那么多,要知道的事情那么多,这份宁静开始破碎了。
他发现自己内心还有一片巨大、冷漠的保留地。他憎恨战争对大学强行制造的撕裂;可是他又发现自己内心并没有特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也无法促使自己去恨德国人。
敬畏之下,他忽然有种从未出现过的安全和静谧感。虽然时间已经不早了,他还是在校园的边角走了很长时间,只是观望着,好像自己无权进去。
他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态度好像带点嘲弄和蔑视的味道,似乎感觉在自己的知识和能言说的东西之间有道如此深的壕沟,他不愿努力去接近它。
接着他看着从父母崭新的衣服里光秃秃地伸出的那张褐黄色的脸,想到他们旅途漫漫,想到他们等了好几年希望他回去,有那么一两次,他差点想说出来。
‘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就是
你在人世知道的一切,你需要
知道的一切。
在愤怒和绝望的时刻,斯隆倒希望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好像以最后的沉默的姿态来表达对这个深深地背叛了他的世界的爱与蔑视,他简直难以忍受在这个世界中生活。
不出一个月,斯通纳就知道自己的婚姻失败了。不到一年,他已经不抱改善的希望。他学会了沉默,不再固执地去爱。
但是他仍然向这个世界,这个他很快漫步穿过的世界,敞开心扉,并且从中寻找些微欢乐。
在寂静中,在温暖中,在这些古老的画作和雕塑中散发出来的没有时间概念的氛围中,斯通纳对这个高挑、优雅地走在自己身边的女孩爱意涌流,感觉一种无声的激情从内心升起,温暖又充满形式上的愉悦感,就像从四周的墙上散发出的缤纷色彩。
他们好像完全沉浸在自我中,超然地从人类狗苟蝇营的追逐中超脱出来。
以前,他想到死亡,无非把死亡当作一个文学事件或者时间对不完美的肉体施加的缓慢、默默的耗损。他没有想过死亡就是发生在某个战场上的暴力爆炸,没有想过死亡就是割裂的喉咙里血流如喷。
你一定知道我爱你,”他说,“我都不知道如何掩饰。”
他们之间酝酿出新的平静,就像爱情刚刚萌芽时的那种安静。几乎无须思索,斯通纳就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份平静。他们已经原谅了曾经对彼此的伤害,他们一心一意想着对曾经一起生活的敬重。
他发现内心有种自己以前还不知道的施暴能力:他渴望介入,他想品尝死亡的滋味,毁灭的苦涩快感,流血的感觉。他既感觉可耻,又感觉自豪。在这之上则是苦涩的失望,对自己,对这个时代和让他变得如此的环境。
由于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它只好生存在一个不可能是自己家园的地方。渴望温柔和安静,它只好以冷漠、麻木和喧闹为食粮。这种天性,即使在陌生和充满敌意、不得已要生存的地方,也没有蛮力击退反对它的残暴势力,只有退缩到一个静谧之地,那里荒凉、狭小而柔静。
事实上,我们过去所接受的所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又会成为我们的障碍,因为我们有关经验本质的思维习惯决定了我们的预期,如同中世纪人的习惯决定他的预期一样彻底。作为入门,我们来看看这些思维习惯,中世纪人就是在这种习惯中生活、思考和写作的……”
他们不是天生要被这个他们害怕的世界折磨的。他们开始相信,可以生活在自以为对他们的爱情充满敌意的世界,在那里自尊又舒服地活着。
一天又一天,那层保护他们的克制的皮层逐渐脱落,所以,最后,他们像许多极其羞怯的人一样,彼此向对方敞开,完美又无拘无束、惬意地撤去了保护,而且有绝对无拘无束的惬意感。
他努力获得的小小学问启发自己达到了这样一种认识:从长远看,各种东西,甚至让他领悟到这点的这份学问,都是徒劳和一场空,而且最终要消解成一片他们撼动不了的虚无。
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斯通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