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风云】女主当国是唐太宗君臣的“杰作”

女皇武则天登基本就是异数,远非民间流传的那么扑朔迷离。因为谁也没想过会出现女皇,包括武则天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方面是因为女人成为国家元首在其他民族虽然很多,比如埃及、罗马、英国、沙俄、日本等。而中华帝国却没有女元首的先例,也没有为女皇出现做任何的准备,尽管女皇之前有吕后,之后有慈禧。她们却只能称女主不能称女皇。另一方面更因为女皇接手的是太宗励精图治,繁荣昌盛的江山,这样的江山怎么会被颠覆和篡夺呢?


武则天

真相着实可疑,错误究竟出在哪里呢?

错误在于帝国接班人的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

帝国会缺接班人吗?当然不会。太宗皇帝有十四个儿子,长孙皇后嫡出的有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皇后贤德,朝野上下无不心悦诚服,储君出自皇后三个儿子中也就顺理成章。

首先是长子李承乾,作为长子又是嫡出按照宗法秩序理应成为帝国的储君。事实也是太宗皇帝登基之后两个月,年仅八岁的李承乾被父皇立为太子。


剧照:李承乾

可惜李承乾实在不争气。一方面太子性情古怪,喜好胡人文化,太子曾在宫中扮演突厥可汗出殡的样子,甚至感叹能当突厥人是多么幸福。这事岂不是很荒唐,也明显触犯了太宗的文化政策。另一方面,太宗皇帝多次聘请名师教导太子,却都于事无补。太子依然胡作非为,最终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策动下谋反。太宗只能忍痛废黜李承乾,流放黔州并于两年后孤独死去。

李承乾被废后,按照宗法秩序自然就轮到了四子李泰。


魏王李泰

李泰长相端庄俊秀,聪明好学,一直深受父皇的喜爱。然而李泰却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心机太深过于阴险,大哥李承乾被废尽管是其咎由自取,但恐怕还有李泰本人及其党羽的推波助澜和步步紧逼。李承乾被废时曾对太宗说:“儿臣贵为太子,还能有什么图谋?只不过为泰所逼而已。如果父皇立泰为储君,那就正中了他的圈套。”二是虚伪残忍,李泰很聪明,为了当太子也是步步为营,可惜聪明过头却把自己暴露无遗。为讨父皇欢心和争夺储君之位,李泰曾信誓旦旦对太宗说:“臣只有一个儿子。将来儿臣寿尽之日,一定为陛下把他杀了,传位给晋王。”太宗为此大为感动,大臣褚遂良却劈头就给太宗一盆冷水:“陛下失言。请问天底下,哪有杀了爱子传位给弟弟的?何况承乾谋反,不就是因为太子之外另有夺嫡之人吗?如果陛下要立魏王,那就非处置晋王不可,否则魏王和社稷都没有安全?”事情显而易见,褚遂良一针见血,太宗不得不心中一颤。


晋王李治

晋王李治是仁爱孝悌的大好青年,尽管他是出了名的“怂包”,一点魄力都没有。太宗君臣却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首先,大臣长孙无忌和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作为功臣勋旧极力推荐晋王李治,因为逐渐壮大的少壮派集结在魏王李泰身边,不断挑衅他们的权威,为了自身的利益,温厚文弱的李治才是他们的首选。另一面,太宗皇帝主张君臣共治,册立储君自然需要得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朝中重臣的支持。同时太宗心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到了晚年也想实现权力的和平交接,李治的仁爱敦厚恰恰符合他们的要求。


长孙无忌

太宗君臣为了各自的利益选择了李治作为接班人,却没想到会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李家差点丢了江山,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则人头落地。因为李治软弱好控制,可惜不是控制在太宗君臣手中,最终是控制在皇后武则天的手中。

头条号:完颜子良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唐风云】女主当国是唐太宗君臣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