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张文质教学写作研修班(1)

上午张文质老师的精彩分享已然结束,他分享了他25年教育写作历程,并总结出来六大关键词:倾诉者、笔调、问到底、掉书袋、漫游者以及架构师。我就结合我自身的体验说说我的三点(这也是为了达成作业的“张三点”要求)。

1,我报研修班的初衷

前年就接触到写作班,最开始看到这个写作班出来是因为我正处于硕士论文准备的懵逼痛苦阶段,最开始是想着跟着张老师写作是想通过学习打开思路。所以当时我弱弱地问李晓霞老师“我不想出版,我只是想提升自己,可以报名不?”,得到李老师的肯定答复后,却因为自己的学业和工作忙碌错过了第三四期。第五期的研修班通知出来后,张老师给我发了链接,这次无论如何我都要赴自己心里的约定。

2,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

张老师刚课上说,不以出书为目的的写作是耍流氓,哈哈。我就是最早期张老师的状态,我真没想过出书,也没有想过去投稿、去拿奖。这两年半写了7-80万字基本就是表达自我。三个月之前是每天看书每天写读书笔记、写论文,或者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工作上的、生活上,身体上的、情感上的等等我都尝试着用文字去表达。教师是一个有无数教育故事的人,虽然我的故事目前是有限,但是我在努力思考、记录,把我的教育故事讲得精彩。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带进去,文字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带有我的温度、我的情感、我的血肉的,我的文字是有生命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用笔倾诉、用笔宣泄。尽管我的“笔”还没有转化,但是思想开始变得有生长力。

3,做硕士论文对我的影响

张老师在说到“问到底、掉书袋、架构师”的时候我很有感触,在我确定我的论文题目之前,我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痛苦过程,因为一直也在追问自己所关注的问题,也层层递进,最终触碰到了问题的本质确定了自己的题目。而前期硕导大侠老师布置的写读书笔记是非常有用的,之前是看一本忘一本,现在是看过的每一本书都记忆犹新。前期做到了张老师说的“不动笔,不读书”“不引用不写作”。张老师说到他的毕业论文,真的,一开始我很痛苦,包括我现在都害怕写论文,写随笔洋洋洒洒一天几千字很快就能出炉,而论文的理论性、逻辑性与严谨性常常让我痛苦。我硕导经常说我的一句话就是“霞辉,让你做什么都好,就是不要提论文”,对极了!我是望论就惧、闻文就怕。其实张老师今天提出的“架构师”,就是论文的框架,你有再多精美的珍珠,如果没有线条去穿引、编制,让所有的脉络连接、贯通,分成不同的主题,主题之间发生联系,也成为不了系统。

最终论文是获得了湖师大的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当被答辩教授们评价为我的论文是有血有肉、带了灵性的,并且告诉我一定要继续写你的教育叙事,终有一天中国教育界会有你的名字的。再回归到我的第一点,我来报名并参加的初衷又变了,我想继续写,不是之前的随性散记。大侠老师在毕业答辩那天跟我说“霞辉,你去报张老师的写作班,把你的论文变成书。”不管是我最开始的纯碎学习找灵感,还是到现在的我要继续写、然后朦胧地知道我想出书,我想此次学习定时不虚此行。  第一组:刘霞辉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五期张文质教学写作研修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