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的另一面是负债
1、一车牛奶是资产,还是负债?
在大家看来,它显然是资产。
但对广义生产者(生产者、经销商和零售商)而言,它却有明显的负债属性。
原因如下:
I、牛奶有保质期,超出保质期,牛奶会失去价值。卖家已经为它支付的成本会打水漂。
II、牛奶要存储,存储要支付租金。租金是成本,成本的本质是负债。
III、牛奶在生产者手中有明显的负债属性,因此,急于脱手(负债)的生产者面对渠道几乎没有谈判筹码。因为生产者在逻辑上没有谈判的筹码,所以只能不计成本的向渠道递交投名状,这是“渠道为王”的内在原因。
2、一个钢厂,是资产,还是负债?
在大家看来,它显然是资产。
但实际上,它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并不一定。
如果订单充足,在支付各项成本之后,依然能够产生利润,它是资产。
反之如果订单不足,在支付各项成本之后,会产生亏损,且这种亏损具有长期性,那么,它看似是资产,实际则是一种负担(负债)。
3、一套住宅,是资产,还是负债?
在大家看来,它显然是资产。
但实际上,它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并不一定。
如果有人使用,它是资产。
但如果没有人使用,持有人依然要为它支付维护、物业、取暖等费用,它本质是一种负债。
二、旧思维带来的问题
路人甲和他的同伴一直渴望创造金灿灿的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随后,变成他们炫耀的成功资本。
因此,路人甲一旦获得资金,第一件事情就是创造所谓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
但当路人甲真正创造出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路人甲才会发现:这哪里是金灿灿的资产?分明就是成本的无底洞。
如下图:路人甲以为的固定资产,实际是固定成本开支,即固定负债,路人甲以为的生产能力,实际是固定库存和渠道成本。
真实的未来在哪?
三、未来在固有认知的相反方向
1、为什么本土资本会错失整个互联网?
如下图:大家的思维向左,未来在右。
大家始终认为要先落地,制造实体资产,迎合大家的胃口,大家才会选择。
但实际你制造的是负债,错误认知可以维持一阵,但长期成本与债务会越累越多,有谁会接你的债务?
反观外资在做什么?
不媚俗,发现轻资产,承认轻资产。
二十年如一日,在用户的电脑和智能手机之上搭建新通路,把100%的订单倒流给5%至1%的卖家。
让1%的卖家赚到利润,1%的卖家为了维持盈利,会抢着(打广告)上缴大部分利润。
上缴的利润汇聚,支撑轻资产的价值被全球承认(去海外上市)。
2、为什么中国在农业社会晃悠两千多年,都无法进入工业社会?
重农抑商,在进入农业社会的起点是对的。但在农业社会的末端,工业社会的起点就是错的。
群体在一个错误方向上无论多么努力,结果都是一无所有。
3、公共网络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什么?
突破传统认知禁锢,
坚持做边际成本为零的链接与轻资产。
发现并承认自己休闲时间与智能手机的价值。
4、未来是什么?
I、消费者(你)能够绝对掌控的休闲时间、智能手机和消费是市场交易的主渠道,传统渠道是补充。
II、构筑在知识、技术共享基础之上的知识、技术和创意市场容量超过实体市场容量,使智力平等不受资金、地域、阶层限制。
III、资金充足,智能机器只采用最优技术,生产、运输、服务走向无人化,各种能耗达到最低。
IV、人机分工:人负责创造知识、技术、创意和指挥,智能机器负责生产、运输、交付和服务。
V、地球不向人类收费,实体无人化,就没有成本。没有成本属性的资产就没有债务属性。
VI、充分智力竞争在互联网上发生(而不是在实体领域),会激活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
VII、创新力被激活之后,人类需要抑制过渡智能化的发展与泛滥,同时,新体力劳动会像健身一样成为一种潮流,做农活没有报酬,还要付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