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0

                                                                    他们需要什么

      音乐课下课,纪律委员向我汇报了课堂上的情况;两名班干部带头违纪。于是,我叫来小静小曼两名班干部和她们的同桌进行询问。小曼低着头承认了自己和同桌聊天,谈论漫画。小静却一直强调自己只是在提醒他们不要讲话。此话一出,她的同桌立马反驳道:“她也在笑。”当我再一次看向小静时,她往后退了一步,有点不自在的说:“我真的只是在提醒他们。”当前一桌的男生再次确认了小静边管理又边和他们说笑这一事实后,她还想辩驳。我冷着脸说道:“回教室吧,让同学们一起来说说。”似乎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小静怯怯地告诉我自己确实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同其他三个孩子一起说笑。我叹了口气,说道:“把标志取下来,兰老师可以容忍你犯错。但为了不被批评一而再,再而三的撒谎,这一点我绝不能纵容。”同时告诉小曼,几次三番不遵守班级规则,你的标志也暂时由我保管。回到教室后,将四人在课堂上谈笑违反班级规定的事向全班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小静和小曼就今天的事情写一份检讨。当时,班上的氛围很凝重。一是刚刚改选,突然就有两名干部被撤销。另一方面是觉得上课讲讲小话的处罚太重了吧。

        晚上,和两个孩子的家长分别进行了交流。小曼的妈妈对其上课散漫,自我要求不高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原因所在,也同小曼进行了深入沟通。最后,我们达成共识——期待这次撤职能推动小曼成为更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小静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回家后哭了两次,所写的检讨他们也认真看了,能够感受到她确实清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而且愿意改正,也希望能重新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第二天,因为外出听课,中午才赶回学校。两个孩子告诉我检讨已放到我桌上。从篇幅可以看出,他们的反省的历程细致且全面。细细读来,检讨书上的一言一语带着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贪玩儿,好奇,觉得有趣,小孩子的天性跃然纸上。作为曾经的孩子,我能理解她们在课堂上和同伴讲讲小话,玩点小游戏情有可原;可作为老师,我必须教会他们何时何地该做何事。

       看着看着,检讨书上的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引起了我的注意:你个XXX,什么好事都占完了。数学课代表是你,音乐课代表也是你,凭什么呀?透过文字,我嗅到一缕嫉妒的味儿。这样真实的内心独白,能毫无顾忌的写给我看,说明对我的信任度是极高的。待我看完这份检讨,能体会到这个孩子虽然在对自己的问题上能分析透彻,得出了以后学习中该怎么做的结论,但对于XXX的言行却不能释怀,多多少少有些愤愤不平。人,一旦有情绪,面对问题时通常会出现情绪主导行为和语言的情况,从而不能理智对待。如果今天我不及时帮她解开这个结,那日后她对于这名同学的偏见可能会越来越深。

       其实,他们之间的矛盾点就在于XXX不止一次记了她的名,害她被老师批评,从而导致这次被撤销了队干部。其他的牢骚话语,皆是这一矛盾的产物。

       我叫来了该检讨书的主人,在办公室门外同她聊了一会儿。在我看来,这种不正式的约谈会让她放松些。首先,我开场不公的问道:“你不太喜欢XXX?”思索了一小会儿,她点了头。诚实且坦诚的孩子,我喜欢。“为什么呢?”这一次倒没有思考,直接告诉我:“他老是喜欢告我的状。”我有点忍不住,差点就笑出声来。多单纯的孩子,爱憎分明,无需掩饰。“哦,这样啊。可他是纪律委员,如果连他都不告诉我班上出现的问题,那兰老师还能知道班级的真实情况吗?”

       这一次,她想了一会儿后,特别严肃的说道:“不能。”“那就对啦,不管是你或是其他人出现问题,他告诉我只是在履行职责而已,绝对不是针对谁。对吧?”听我这样一说,好像是对的。于是,她点了点头。“那你能给我说说,他有没有一边管理你们一边自己又在违反纪律呢?”“没有。”干净利落的回答,充分说明她对于纪律委员严于律己这一点是特别认可的。“那不就结了,人家严格要求自己,对班级工作尽心尽责,没有错啊。”这话一出,她愣了一下,接着又点了点头。“你也曾是班干部,在帮老师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不被同学所理解的时候?”“有的。”“你觉得委屈吗?”“肯定会的。”“其实我相信咱们的纪律委员也受了很多委屈,但是他有没有放弃?”“没有。”“为什么呢?”“想我们班级更好。”“对啦。哪怕你违反了纪律,其实内心深处也是希望我们的班级越来越好的。这应该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你说是不是?”“嗯。”“既然目标一致,大家就是同路人,那还有必要去记恨对方吗?”我面前的聪明女孩,听到这句话,终于清楚今天谈话的目的了。那略带羞赧的表情告诉我,她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做了。真正应了那句:此时无声胜有声。

       回到办公室,我想了许久。检讨书所延续出的问题,恰好是我平时所忽略的。在我们的认知中,严于律己,尽职尽责,就是一个好干部了。可我们忽略了孩子们是成长中的人,他们在逐步构建出自己独有的评价表。他们才是与每个班干部频繁打交道的人。那班干部们应该怎样履责,才能既不辜负老师的信任,又赢得同学的尊重呢?这让我想到《张居正》这本书中的一个场景,即将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张居正在挑选官员时的准则是——不用清流用循吏。清流可敬,但不善变通,无法推动改革的前进;循吏圆滑,为清流所不耻,却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利用各种途径一步步解决改革路途中的阻碍。如此看来,要想为人所尊重,并处理好问题。应该要兼具了清流的品质,循吏的思维。那对于孩子们呢?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需要我们的引领。如何成为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好干部?这就需要各位家长和我一起指导他们艺术性的处理问题:既有原则,又不失温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