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有病?月薪一千五,要我有高度责任心和执行力?

有网友提问:如何看待这种月薪1500,还要求有高度责任心和执行力的工作?

这个提问在我看来,其实是个很好玩的事情,因为我当年的工作跟这个有点像,月薪2500,对员工的要求非常苛刻。

那家公司校招的学生,都是985或者211高校毕业,我这种东北亚皇家建筑大学毕业的,如果是按照校招的标准,根本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我还是走了社招的途径才得以入职。

当时那家公司有无息贷款政策,刚毕业没钱的我,想买个笔记本出差用,跟公司贷了4000块钱,分四个月,每月从工资里扣掉1000块抵债,结果有一个月我发了1400块工资。

可是当时的我,没有选择离职,而是踏踏实实在那家公司做了五年。

那五年我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呢?

简直可以用“夙兴夜寐”来形容,尤其是刚工作的前两年,常常加班看方案到十点之后,老板都走了,我还在加班。

你说我那是冲着钱工作么?一个月几千块的薪水值得一个人那么干么?

说实话,工作第二年我的热情就有点消退了,我当时进入公司就是为了做讲师,可是第二年我连销售冠军都没做到过,讲师之路更是遥遥无期,眼看同龄人过得越来越好,跳槽的同事越升越高,我却还是那个鸟样。

后来老天安排我听了潘鹏老师的《敬业修心》课程,说实话当时听课的学员没啥触动,反而是我的触动最大。

潘老师在课程中,提到一个概念,就是“平衡论”——

如果你现在的企业没给你相应的报酬,但是你的能力已经很高了,迟早有企业给你付更多的钱;同理,如果你现在的企业给了你更多的钱,你迟早要回到自己应有的真实水平的收入上来。

有人说这不是洗脑么?可是洗脑有啥不对吗?

你被马云洗脑了,你现在就是十八罗汉了,你被主席洗脑了,你可能是开国元勋了,被潘老师洗脑之后,我好歹在深圳活下来了,活得还算凑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个道理好像是在洗脑,可是这就是职场的本质,我们的工资不是由老板决定的,而是市场上能够替代我们的最低工资的那个人决定的。

道理没错,只是我一直不敢跳槽当时,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但是不管怎样,今天我的单位时间收入很理想,跟当时努力工作、增长了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每份工作我都认真做,靠着过去的积累,我今天过上了我初入职场梦寐以求的讲师生涯,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如果因为老板给得少,就选择自暴自弃,最后坑的不只是老板,而是我们自己。

如果觉得这个鬼工作才给1500,还球事那么多,那就一开始就别选择,该干嘛干嘛去,一个人之所以会选择垃圾工作,说白了还不是没选择么?

对于一个没选择的人来说,发牢骚有什么用呢?不服就换啊!

我当年为啥不敢换?因为我没本事,公司肯收留我,肯培养我,我很感激。

低工资是啥?没发我的那部分工资,是我的学费啊!

请注意,我不是说1500做得对,这玩意其实没有对错,他们能开这种标准招人,一定说明他们要筛选的,是能接受这样薪酬水平的人,各取所需罢了。

只要企业没有上大街上捆人回来干活,外人就没权质疑,只要人家没有低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这事就没毛病。

当然了,这个待遇,八成是要被市场教育的,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等价交换原则,想要获得相应的人才,一定要付出对等的成果,市场可能短时间失衡,但是人才不会长时间失明。

如果不是人才别有所图,很快就会发生人才流失,到时候企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招聘新人和工作交接的成本,当然,这些都是隐性的成本。

从个人角度来说,愿意去,就好好干活,不管在哪,不管爱不爱自己的工作,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才有职业转换的资本。

公司给多少钱,跟我们是否努力工作,可以说没有啥关系,可以不干,但是不要糊弄自己,不然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行,企业也不能找咱回去养老啊,你说是不?

职业化就是,不管发生什么,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当一天和尚,该怎么敲钟怎么敲钟,该怎么参禅怎么参禅,如果觉得庙不好,脱了袈裟换一家。

而不是站在庙外面骂,没意义嘛~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不有病?月薪一千五,要我有高度责任心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