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央视网评|高考是“人生大考”的拉练

中国网

18小时前 · 中国网官方账号

台历本翻新,倒计时归零,千万考生又进入“高考时间”。

“十年寒窗”标记的生活刻度难以磨灭,“伏案苦读”也没法用一句“俱往矣”概括,高考注定将是莘莘学子生活之书里浓墨重彩的章节。

说高考不重要,是自欺欺人;说高考能“一考定终生”,也不免夸大其词。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高考都是一种复杂的人生体验:这不只是一场考试,更被视作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认命或改命”,高考见分晓。所以,高考凝结了无数汗水、承载了太多期冀。

事实上,高考绝非我们要经历的唯一一次大考。人生处处是考场,时时要考试,事事皆考题,高考是其中一站。命运将考卷摆在了我们面前,随时需要我们作答,主考官是现实规则,时间则是终极阅卷人。

某种程度上,高考就是那些“人生大考”的拉练赛。“挑灯夜战”“埋头书海”是考生们的冲刺方式,其终点处写着四个大字:努力,奋斗。

可以说,高考开启了很多人的“第一次”:生平第一次这么深切地感受到高强度竞争的残酷,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认到努力的价值。高考磨下的那一“剑”,在时间的淋与晒下依旧会展露出它的锋刃。

对考生们来说,备考时的张弛,高考里的得失,会强化他们对“耕耘-收获”反馈链条的感知,提升他们对“坚持”“拼搏”意义的认知,继而以更奋发更昂扬的姿态去“赶考”。

高考激烈竞争的另一面,是“磨砺意志,砥砺前行”。无需回避残酷,也不必美化挑战,高考确实如攻坚,“脱一层皮”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因而,经历过高考后,不少人的抗压抗挫折能力会增强:高考都挺过来了,很多苦与难又算什么呢?在高考的“匡正”下,许多人调整或重建了挫折与逆境评估的坐标轴。

都说高考是每个考生的“成年礼”,心性因经历高考更成熟,应是“成年”的应有之义——那些煎熬,会成为考生们成长的“养料”。破茧之后蛹化蝶,很多考生的心境也经历蝶变。

在电影《高考1977》的评论区,有影评写道:为高考而奋斗,远比高考本身伟大得多。诚如此言,高考也是以大考形式给我们“上了一课”:“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舟竞发,勇进者胜”,面对竞争,要敢于乘风破浪、直挂云帆。非但如此,还要勤于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必有收获,一定”。

命运并不取决于那些挑战,而是取决于我们面对挑战的应对方式。生活并不拒斥某些人的“躺平”,但躺下后就不能指望躺赢。高考已为考生们开启了“Hard模式”,若考生们能攻坚克难,克服心中那个畏惧不前的自己,那这改变的,绝不只是成绩单上的分数,更是人生观——这本是答好人生大考的核心方法论。

面向高考,其实就像爬一座高山,山的那边还有很多山。攀登高峰,并不能把剩余的那些大山都移除,而是让我们得以登高望远,也积攒更多凌绝顶的经验,继而更好地迈向“下一程”。

(文/仲鸣)

搜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