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中小学家长,教育部给您发的信到了

又到了一年寒假时,教育部又要给全国中小学家长写信了。1月7日,信已发出哦。

来自教育部网站

全文内容如下:

尊敬的家长朋友:

  2021年我国基础教育又有了新变化,呈现出新面貌!一年来,我们与广大家长齐心协力培养孩子,取得了新进展,他们又长高了,进步了,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微笑。在此,向您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道一声诚挚的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专门部署“双减”工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与您一起继续帮助孩子绘就美好未来。寒假将至,如何让孩子度过健康积极、充实快乐的假期呢?在此我们建议您做好三个“关注”。

  关注自主发展。假期是孩子休息调整、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希望您能够尊重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不把假期当学期,给予孩子留白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建议您在放假伊始,在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寒假安排,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寒假计划,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关注亲子陪伴。假期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最佳时机。希望您能给予孩子爱的陪伴,不要用报班补习代替亲子时间。建议您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聊生活,聊成长,聊兴趣爱好,真正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用善于发现的眼光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

  关注身心健康。假期是孩子发展兴趣、了解社会的关键时期。希望您把孩子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不要用学科学习代替假期活动。建议您鼓励孩子广泛阅读、锻炼身体、培养兴趣、传承文化、孝亲敬老、劳动实践,培养让孩子终身受益的综合素养、强壮体魄和健康人格。还建议您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电子产品使用公约”,控制时长,健康上网。

  家长朋友们,人生如长跑,起步忌冲刺,薄发需厚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不能靠填鸭而成,也不靠灌输而至。今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已全面实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共同把握育人的时机和节奏,家校社协同努力,尊重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最后,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团圆、新春愉快!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2022年1月6日

教育部每年寒暑假的信一般强调“安全”、“健康”等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今年的信因为2021年的重大教育变化而生出了鲜明的特点:

一是落款多了个“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这是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是教育部的内设机构,于2021年6月15日启动,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于是情理之中,信开篇就强调“双减”这把明晃晃的宝剑高悬头顶——教育部寒假期间的“双减”工作毫不松懈。“双减”工作的文件与给家长的信一起打包成寒假大礼包!

来自教育部网站

可以想见,那些想打寒假主意的培训机构,该醒醒了,尽早打消不切实际的“小九九”。家长们也不要心存侥幸,切忌盲目听信培训机构的花言巧语,以免花了冤枉钱,懊悔也来不及。

来自教育部网站


二是强调《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从今以后父母要开启“依法带娃”的新时代了。蔡元培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是学校和社会不可替代的。学校教育的的过于正规严肃与社会教育的过于随意与烂漫,有时会构成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家庭教育的有效粘合与衔接,才能让孩子在道德品行、理想情操、性格养成、言谈举止、礼貌规矩等方面得到充分的滋养。

三是呼吁不要焦虑。今年的信有金句:人生如长跑,起步忌冲刺,薄发需厚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不能靠填鸭而成,也不靠灌输而至。

教育的焦虑弥漫于社会,淤积于家中心中,在“娃比娃,得扔”的攀比中,养娃似乎成了社会难题。今年的信应景呼吁家长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节奏和契机,过于焦虑并无裨益,认为:人生如长跑,起步忌冲刺,薄发需厚积。

你可能感兴趣的:(叮咚,中小学家长,教育部给您发的信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