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对孩子欠的债,总是要还的

黑暗里,看不到俩娃的面庞,轻摸着娃,太多的话在脑海里翻江倒海,心却是越来越平静。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字,想在深夜里,和自己、和你,聊聊天。

由于平日里身兼数职,一天24小时巴不得掰成96小时用,但又坚持自己带孩子不愿请保姆,老人看着心疼,开始是帮忙晚上带睡老二,再交给我。后来,便让老二整晚跟着我的老父亲同睡。由于职业的敏感度,我发现老二渐渐显现不安全感,白日里粘我,睡觉时又抗拒我。我知道源起于何,开始有所调整,其中之一就是让老二晚上和我同睡。

不敢相信的是,一连三天,睡前必哭半小时。用尽所有方式无法止哭。孩子既不让我抱,但一放下哭得更猛。典型的不安全依恋。

自己对专业尚算了解,并没有被崩溃的哭声影响情绪,在不停的尝试与调整中,找到了让老二平静的方式。半夜里又是竭嘶底里的大哭。倘若说睡觉前能靠理智脑控制自己的思绪和行为,那半夜因为生理困意的制约,说自己不崩溃,是,假的。尝试了所有能尝试的方法,依然无效,终于我的情绪爆发,凶了一句。老二静了3秒,开始了足以掀翻房顶的嚎啕大哭。

这一哭,就像一巴掌,狠狠地把自己打醒。我抱着老二,不管她拼命挣脱自己的举动,一直在耳边轻轻地告诉她:“妈妈爱你,妈妈在身边,一直都在……”并伸手进她的睡袋里,直接与她的肌肤相触。哭声越来越小,终于在怀里沉沉睡去,头紧紧地尽可能地靠近我。

经过一晚的闹腾,白天自然是被耗尽能量的死人状态。幸亏已经放假,俩娃互相有伴在屋子里撒欢,自己好好地放空,先让思绪归零,再潜心思考老二的问题。

我错了,幸亏孩子在用行为告诉我:妈妈,你错了。妈妈愿意改,彻底地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老二的安全感明显有所增加,由不安全依恋,回归到最开始的安全型亲子依恋。谢谢你,宝贝,给妈妈改正的机会。幸好,如今,一切都过去了。

在育儿上,我喜欢告诫自己一句话,哪怕我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因为要“伪装”自己彬彬有礼的讲师形象。

那句话就是——欠的债,总是要还的。

在抚养路上,我们总有太多的借口,为了生计、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为了孩子耳濡目染,为了……

一个马斯克的SpaceX世界创举,立马一堆盛赞他母亲的文章出现,却有多少人,愿意看更多的马斯克童年回忆,了解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如果当初马斯克的母亲能不为生计需要如此奔波,我相信,她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有力量的母亲,不需要通过自己的事业向孩子证明自己有多么厉害。因为,厉害之人,每一件小事都能显示出她的魄力,从而影响到孩子。

当陪伴孩子度过最重要的“母爱需要期”,孩子的安全感全然建立,此时,有能力的母亲,自然也不会被家庭耽误了事业。

朱迪思·维奥斯特曾说:

在早期,与母亲的温馨范围在我们的脑海中建立起记忆的那一刻,我们便独立了很大一部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对实际母亲的需要越来越小了。但是,在我们拥有这种先由母亲而后由其他人提供的温馨记忆之前,我们不可能独立。虽然那些创造我们内心世界的一连串的记忆常常游离于我们意识之外,但我们有时能在提后的类似经历中捕捉到他们。

欠的债,总是要还的。但6岁前欠孩子的债,若不及时反省,也许,有些债,就一辈子都还不上了。落个亲子疏离,我想,是所有的母亲,最最扎心的痛。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路上,对孩子欠的债,总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