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捷径是多读经典,《史记》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一读

人们常说,人生最大的捷径是尽可能多读书。

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准确地说,应该是人生最大的捷径是多读经典。否则,书读了再多,也是空中楼阁,看起来虽美,却无法从中吸取到精华。

什么是经典呢?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经过时间淘洗后留下来的古书”。远古的人们面对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课题,将他们思索的内容写成文字,然后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一代一代手口流传下来,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典。

从历经时间洗礼这个角度看,《史记》绝对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传记文学的开端,既有诗歌的意蕴与魅力,又兼具散文的语言风格。它从成书至今已逾两千年,在这两千多年里,不仅没有被岁月黯淡了色彩,反而越来越受世人重视。鲁迅先生盛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世人给了它更全面的评价“正史鼻祖,散文大宗,大家之言,百王大法”。

《史记》已成为文史哲理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要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它是一座所有学者都绕不开的高峰。

《史记》是一部通史,通史是时间的完整呈现,这意味着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经验以来的总和。所以,在《史记》中,历史不再是一段段、一块块的,而是具有了一种整体性、完整性。一个人一辈子发生了什么事,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家族的兴起和灭亡,这都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

《史记》让我们认识到,当我们把历史当作一个整体时,从里面学到的东西,认识到的世界和道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但他的学说明显不适合春秋时期。所以,他虽然一生都在推行他的仁政理想,试图恢复当时已经式微的贵族精神,在全社会建立一套礼乐文明。可是,他周游列国却连遭厄运:35岁移居齐国,齐国大夫想害他;去卫国,卫君听信谗言用兵骚扰他;去陈国,路上误被复仇民众围困了五天;在宋国,司马想害他;逃到郑国,郑国人称他是丧家狗;回鲁国时,被一伙叛军拘留,立了一个假誓才解脱;想去楚国,被堵在陈、蔡之间的荒野上,差点饿死……

孔子一生都没被任何一个国君重用,也不被普通民众尊重。单就这一点看,他好像是太失败了。

可是,纵观整个历史,我们就知道,他的失败只限他生活的时代。四百年后,司马迁看到孔子故乡的人们还在依照他制定的“礼”的方式生活;而他创立的儒家学说,2000年来一直被当作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代以来,历代帝王仕儒更是送给他无数桂冠,“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堪当此誉的,中国历史上仅孔子一人。

所以说,“站在历史的维度看待兴衰,并不妨碍我们投入日常生活,为短暂的成功努力。同样,身处日常的争斗中,也不妨碍我们投向远望,以更宏大的视野看待胜败生死,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琐碎努力的长远价值。”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相似的可能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或遭遇,也可能是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人类共同智慧。

鉴往可以知来,读史使人明智。《史记》中的《苏秦列传》、《汉高祖本纪 》、《刺客列传》等篇章中,记载了大量的经典场景:从谈判到沟通,再到职业选择,基本涵盖了一个人一生中所有的关键场景。今天的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人的事例中汲取智慧,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来看一下,汉初的君臣给我们上的一堂很好的职场课。

萧何在和刘邦相处中,始终不等老板吩咐,就积极主动帮老板安排好一切;虽劳苦功高却拒绝老板给自己的高福利,一直对其毕恭毕敬;形象太好了,就用强购民宅、放高利贷之类的行为抹黑自己,衬托老板的英明神武。试想,这样的下属,哪个老板不喜欢、不高兴?老板高兴了,升职加薪自然水到渠成。

反观韩信,虽然技术过硬,能力卓绝,却居功自傲,不知韬光养晦,居然在老板面前炫耀自己能力比老板高;还在老板遇到政治危机时,要挟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甚至意图灭了老板自己取而代之。这样的下属,又有哪个老板受得了?这样一想,“兔死狗烹”的下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司马迁在看待历史时,更注重的不是事实,而是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在写《史记》时,不仅写下了那些人,写下了他们所做的事,还给了他们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从而碰触到普遍的人类经验,让人可以真正做到让历史对当下的现实有所帮助。

作为今天的我们,只要做到以古鉴今,多多学习古人的智慧、不重蹈前人的覆辙,就能对当前的社会有更深的洞见,从而为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最大的捷径是多读经典,《史记》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