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春晚钉子户”,22次上春晚,因一句话被封杀,靠短视频翻身

说起“春晚钉子户”,你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人?

是曾经的“小品王”,春晚必备赵本山;

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潘长江;

是“我想死你们了”的冯巩;

还是毒舌犀利,越来越“非主流”的蔡明?

其实,在这些熟悉的人名和身影中,还有一个人,他曾经是春晚的“常客”,也曾在舞台上为我们带来欢乐,他是“有事您说的话”的好人郭子……

他是——

郭冬临。

一、“出道”

当年,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蒲松龄在落第后写过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本来是用于激励自己,但是,它却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想要成功,就总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这个道理,用在郭冬临身上,特别合适。

郭冬临,出生于安徽。

他的父亲是快板表演者,母亲是“评书大家”,年幼的郭冬临在5岁就随母亲各地流转,参加表演。

这样的经历让郭冬临从小就对表演产生一种先天的喜爱,10岁时,他已经可以登台演出。

后来,为了能够更加专业的学习,郭冬临在家人的支持下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

在上戏的学习,为郭冬临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他就像《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为了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追着老师询问好几天,那时候,大家都叫他“戏疯子”。

不疯魔,不成活。

或许因为对某件事情的执着,才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1993年,郭冬临凭借小品《市场速写》登上春晚舞台,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他22次登上春晚舞台,塑造了各种极具“烟火气”的人物形象:

1995年,他和买红妹合作小品《有事您说话》,当时还有头发的郭冬临,把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讨好型人格演绎得入木三分。

为了别人的夸奖,自己搭上200块钱还得扛着被褥去排队买票,这样打肿脸充胖子的人,谁身边没有几个?

2006年,在小品《实诚人》中,老实憨厚的郭子变得“油腻”了,他仗着自己“实诚人”的人设,口气吃完了同事两口子过年的饺子,还顺带坑走500块钱的音乐会门票。 

这样的粗神经和厚脸皮的同事,哪个公司都不少见吧?

看郭冬临的小品,总会觉得真实,他不是在表演,而像是你身边真实存在的人和事。

二、“翻车”

笑起来憨厚朴实,小品表演功力深厚的郭冬临竟然遭遇了“翻车”。

在2017年春晚舞台上,郭冬临和“国民姥姥”孙桂田合演了 小品《取钱》,这个小品,也是取自于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受骗事件。

在小品中,孙桂田手机接通后,里面的人说着河南话,郭冬临问了一句“你是骗子吧”?

就因为这句话,郭冬临被扣上“地域歧视”的帽子。

很多河南网友认为,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看河南。

甚至有一位在西安工作的河南律师,他以地域歧视为由将郭冬临告上法庭,要求郭冬临赔偿每个河南人一元的精神损失费,并公开向河南所有人赔礼道歉。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河南人口有在1亿左右。

每人一块钱就是差不多1亿了。

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是:郭冬临和小品《取钱》的编剧公开声明道歉,承认自己的失误,而那位河南律师的起诉,也没有被通过。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心理学上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要想知道一个人缺少什么,那就看他在努力炫耀什么。

同样,对于某件事情的过于“敏感”,或许也是因为心里底气不足吧。其实别人的歧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争气。

三、“霸主”

2017年春晚之后,郭冬临“消隐”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他在做什么呢?

如果你经常看短视频,或许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账号:暖男先生。

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光头——郭冬临。

尽管很多媒体把他塑造成“中年危机下败给生活压力,勇于放低身段、突破自我的传统艺人”。

但事实上,所有关于中年危机的词语,套在郭冬临身上,都会很神奇的发生转机与喜悦。

在他那张总是带着笑意的脸上,似乎所有的困难,都不足一提。

现在的郭冬临,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粉丝超过1000万,他也被粉丝们称为“短视频霸主”,在这些短视频中,郭冬临依旧为大家传递着温暖。

很多人把短视频当作一个“风口”,但在“暖男先生”郭冬临眼中,或许这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他兢兢业业的“日更”背后,或许更多的是一种热爱。

就像郭冬临在小品中塑造的“好人郭子”一样,有一些人,天生就会带着温暖的属性。

对于这种温暖,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毕竟,他们在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今日问题:关于“地域黑”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是“春晚钉子户”,22次上春晚,因一句话被封杀,靠短视频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