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臣的谋略》(1.李鸿章的科举梦)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生在帝王将相家或平民百姓家都是注定改变不了的事情,但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只要选择了,就没有了回头路。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

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但结局都一样,逃不过死神的手掌心。不同的是有的人被历史所记载,有的人默默如尘埃被遗忘在了某个角落。

我们的主人公虽然没有生在帝王将相之家,却爬到了权力的巅峰之上。让我们慢慢揭开这位裸奋者的神秘面纱吧。

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公历1823年2月15日,当人们忙着置酒席、接“财神”时,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今肥东县)李氏宗族喜得贵子,这个在“财神”诞辰降临人世的婴儿就是主人公李鸿章。

在这么喜庆的日子里来到这个世界,这是不是预示着李鸿章必将富贵一生呢?这个现在还无从知晓,可以肯定的是他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

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小地主家庭相当于现在的中产阶级,政治权势不大,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所以若想富贵,在没有有钱老爹的帮助下,只能自己拼搏奋斗了。

家中,李鸿章共有兄弟姊妹八人,他排行老二,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可谓是人丁兴旺,但人多嘴就多,经济状况拮据就在所难免了。

人穷一点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穷,因为习惯了贫穷的帽子而安于现状。李鸿章不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不能选择出生在富豪之家,但他有做官求富的心态。

李鸿章出生之日,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清王朝面临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西方殖民主义者把侵略触角伸进神州大地之时。虽然清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但丝毫不影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规律。只要有了权势,就不愁钱财,自然就会跻身于富人的行列。

为了提高家庭政治、经济地位,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和“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的李鸿章便梦想着通过科举取士来改变自己和家里窘迫的状况。于是,他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传统封建士大夫的人生模式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李鸿章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李文安,6岁时,他便在父亲开设的私塾(相当于小学)中学习。书房叫棣华书屋,又叫棣书屋。这里“门临方塘,水光照屋。菊花三径,杨柳数株”,是一所方塘花树环绕的水阁,环境优雅安静,是读书习字的绝佳场所。以前,父辈们曾在这里谈经论艺,如今,这里又成了李鸿章兄妹切磋学问的场所。

乡村的私塾生活宁静而又平淡,就好像一杯白开水一样。但李鸿章对于读书做学问却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并且对烦人的八股文章也表现出足够的耐心。这也许是天赋使然,但李鸿章更加坚信是他那颗为官求富的心态起了作用。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命运。自己的心态往往是自己真正的主人,所以目标的高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其实,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耐心比拼的过程,谁咬牙坚持到最后,谁就可能获得成功。

虽然乡野中的这种平静隐逸的生活就像冬眠一样,让人都快失去了知觉,但小村庄注定盛不下李鸿章,翅膀慢慢变硬后,他更加向往外面的大世界。

1834年,李文安到费氏墨庄就馆,12岁的李鸿章也陪同父亲前往攻读。1835、1836、1838年,李文安连续三年赴京会试,没有功夫授徒,李鸿章便拜堂伯父仿仙为师,继续攻读。此外,他还曾受教于徐明经。

在这三位先生的严格督导和学问的陶冶之下,天资聪颖的李鸿章在义理、经济之学和科举考试制艺技巧方面进步较快,18岁时便考入县学成为秀才(相当于初中毕业)。

此时,李鸿章把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科举考试上,目光局限于应制时文和试帖诗等,所以还谈不上什么学术性研究。

这种为了考试而学习真是害人不浅,但没有办法,在当时的社会,这是寒门学子通向仕途的唯一途径,若想鲤鱼跳龙门,就只能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


科举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时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了。

清朝取得天下后,为了选拔人才更好地治理国家,从顺治二年开始科举取士。清代的科举制基本上延续了明朝旧制,变化不是太大。

清代的科举考试大体上分四个等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三年两试,考中的人被称为生员(即秀才),考中秀才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三年一试,又称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也叫秋闱。乡试考中者称举人,考中举人后就有了做官或进一步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也是三年一试,即乡试的次年春季在京师举行,所以称为春闱。举人参加会试合格后成为贡士,比举人高一级。根据会试人数定出录取数额。会试一个多月后,贡士便进行另一考试即殿试。殿试是在皇宫殿廷由皇帝亲自出题策问,贡士当场答题。殿试结果出三甲。一甲取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殿试合格者都称为进士。

殿试以后,再进行朝考(廷试),这次考试不注重文采,而注重字体。成绩优秀者位列三甲,进翰林院庶常馆深造三年,称为庶吉士,散馆后留院者便成为翰林学士,朝考及散馆落选者则授予京城或地方的官职、教职。

其中,童试算是科举资格考试,童生在通过童试,获取秀才功名前,什么也不是,顶多算个读书人,在村塾或家塾中教教书,混口饭吃。有不少人终生应试不中,须发皆白,儿孙满堂,却仍然是个老童生,只有带着说不尽的遗憾被一抔黄土掩埋,真是可笑又可怜。

幸好李鸿章有乡野生活的草根经验,是一个实际而不迂腐的书生,不是一般人儿,科举考试难不倒他。在他眼中,科举只不过是登上仕途的跳板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鸿章为臣的谋略》(1.李鸿章的科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