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2从道教知识谈道教文化(1)

一意规中 :

道教术语, 指常将真意固守规中一窍,则可渐次收伏其心,以至于入定。定则真阳自发,真气自生,久之神气融合, 灵胎自结。张伯端《悟真篇》说:“囊天仑地徐停息,一意规中随后及。”在这里还需要知道的就是在道教打坐中,守窍还有守祖窍,鼻尖一分意丹田九分意。这在后面我们会详细说到


七门:

道教名词。 指人身的七个部位,是修道养生的重要门户,即:泥丸为天门,居闾为地门,夹脊为中门,明堂为前门,玉枕为后门,气管为楼门,心窝为房门。


七伤:

中医名词,指七种劳伤的病因。《诸病源侯论》称七伤是一曰“大饱伤牌”,二曰“六怒气逆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寒饮伤肺”,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雨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养生学中,摄生要注意情绪,劳伤脏腑。明代陈继儒《养生肤语》称:“天气常清,天色常明,更无一物挠乱,所以长久。今人所见云气,倏忽变现起灭者,皆近地之界、百里而上无有也。譬如:人身有七情六欲之干,有三毒六害之扰,岂能长久。诚能至清至明如天地,岂得不如天地之不毁乎。《青天歌》云:青天忽起浮云障,云起纵横遮万象。养生者辨之。”


七冲门:

中医名词, 指人的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 贲门(胃的上口)、幽门(胃的下口)、阑门,(大小肠交肠处)、魄门(肛门)。


七窍:

中医名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一。五脏的精气通于七窍。五脏有病,则七窍会发生变化;七窍得病,也会影响脏腑。七窍加上前阴的尿道口和后阴的肛门,合称为九窍。道教《黄庭内景经》有“七元之子主调气”句,务成子注称“七元,七窍之元气也。《太清中黄真经》中有“百窍关连章”, 称“百窍关连总有神”,唐代中黄真人注“百窍通于百穴,百穴通于百脉。眼上二穴通于肝,肝脉通于心,故心悲则泪发于脸间。腭上双穴通于鼻脉,鼻脉通于心脉,故心悲则鼻酸;鼻脉复通于脑脉,故脑热则鼻干”。


七神:

道教名词。指人身的头部有七神守护,即:发神太元,脑神泥丸,眼神英玄,鼻神灵坚,耳神幽田,舌神正伦,齿神罗千。


别忘了点赞、关注、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关注公众号:惊蛰国学医养,更多惊喜在等待着你;文章为个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5-12从道教知识谈道教文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