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欢迎走进今天的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上一讲我们说到了,真正的沟通高手绝对不是那个高弹阔论或者语调最高的,是那个在过程中能够保持沉默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要善用沉默,就像现在的海瑞和赵贞吉。面对赵贞吉的咄咄逼人,海瑞又会如何应对呢?
①
在管理中,职责与职位究竟应该如何权衡?
海瑞直接挑破赵贞吉的诡辩,直指江南织造局:“沈一石有二十五座作坊,一百余家商铺,六万多亩桑田,就是作价卖给任何一个商人,都能为国库收回上千万的财产,东南抗倭,北边抵御鞑靼,一年的军需也就够了,何况今后每年这些商家还得向国家依法纳税,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这样做,而是还要把这些家产转归到江南织造局。”
所以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熟的官僚是如何做事的,从一开始的诱之以利不成,最后撕破了脸皮。我们说学史是为了明理,但有理的同时还要有礼。一个人哪怕再有道理,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礼节。
利诱不成,讲理不过,赵贞吉便开始以势压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也该收敛收敛了。我是主审,你是陪审,我提审钦犯,你在一旁陪问,自就是你该管的。抄没沈一石家产,追缴郑何以下诸员的赃款,充作何种用途,都是你不该管的,你不经请示,便独自提审郑何二人我容忍了你。今天,你居然管起我和胡部堂的军国大事来了。海知县,你虽然没中过进士,没进过翰林院,可这点规矩,也应该知道。”
赵贞吉这番话很是厉害,只是海瑞丝毫不为所动,说道:“中丞大人这番话我就有点听不明白,难道说中过进士,进过翰林院的人,难道连圣旨都看不懂了吗?圣旨明明让我们抄没沈一石的家产,充归国库,中丞却在织造局转卖,沈一石家产的约书上签名盖印,你是主审官,你是巡抚,一省之财用都归你管,但是正因为此,中丞更不能违旨办事,身为奉旨陪审,规劝中丞依旨办案,正是属下职所当为。”
在赵贞吉眼里职位大于职责,要认清主审和陪审之间的区别,但在海瑞眼里职责比职位更为重要,正因为有着极高的职位才更应该按章办事。
所以信仰不同,所在意的也就不同:以利为信仰,其实是很可悲的,因为永远都活在了自己的舒适圈;以生为信仰,其实就是无错便是功,能混下去就好,很难有所建树。但如果都以义为信仰,那一定会义不容辞的向前冲,与职责无关与职位无关,只为心中的那一份信仰。
②
诛人先诛心,磨人先磨性
我们说管理者最重要的三个字:责、权、利,排在第一的是责,但责任更多的是别人赋予的还是自找的呢?职场中最重要的是生意,顾名思义,生意就是源源不断的创意,创意也是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最终才能开花结果。所以责任,更多时候都是折腾出来的。
如果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那就要证明指责自己的人是错的,赵贞吉道理说不过,诛心却容易。一边解释自己的动机,一边给自己找理由是为了筹办军需,为了百姓免受侵略之苦。诛心几乎不需要证据,海瑞的所作所为都被归结于“以博直名”。但海刚峰毕竟是海刚峰很快就镇定了下来,说道“既然中丞有这般忧国忧民的心,那一切都好说了。”
海瑞不惜揭露家父死于倭寇之手“杀父之痛,锥心难忘”的伤痛,不是为了应对赵贞吉的虚言,而是刻在他人生道路上的铭文。
海瑞比任何人先了解倭寇,更理解那种国破家何在的悲戚。没有国就没有家,只有国富民强才有安居乐业。
海瑞一跃站上了道德高地,赵贞吉的诛心之法也失效了。赵贞吉不欲再辩:“既然海知县和倭寇有杀父之仇,那我现在就派一件公务给你,当务之急就是把下一批军需送往前方,这批军需就由你押运,五日内送到胡部堂军营。”
我们现在可以发现赵贞吉的说话巧妙之处在于就话说话顺水推舟,而通过这段话我们也发现赵贞吉对海瑞的态度并没有改变。我们说看一个人能否成功非常简单,看他如何面对失败。如果一个人面对失败时首先做的是总结检讨,那一定会愈挫愈勇,这种人也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一个人面对失败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抱怨世界抱怨不公,那这种人一定不会有大的成就。
所以真正的成功者,更应该具备反求诸己,愈挫愈勇的品质。
阳明心学真正要求的是“知行合一”,所谓的理学大儒显然没有做到,所以当海瑞问道案子是否还审时,赵贞吉以杨金水疯了为由暂停了案子的审理,并且调虎离山把海瑞派遣去护送军需。因为拖延一件事情比否决一件事情更容易。
海瑞当然清楚赵贞吉此举何意,但为何他又要应允?
他又抱着怎样的目的前去?
两诗到底是哪两首诗,三事又是哪三件事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期待下一讲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之两诗三事明心志。
线上学习大师兄的课程精华,足不出户
吸收觉学智慧,提升个人素质
实现财务、时间、心灵全面自由
《大师兄点评历史》 欢迎大家观看~
图片